近日,捷克拥有数百年历史的木材漂流传统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了解,这项提名与德国、奥地利、波兰、拉脱维亚以及西班牙等木筏男子协会一同提交,并在本月初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的批准。
捷克,位于欧洲之心,有着布拉格古城、圣母玛利亚大教堂等多项文化遗产。而木材漂流,这项在捷克写作“vorařství”的职业,在捷克的土地上拥有着悠久的历史。看似一项旅游活动,但实则是捷克备受尊敬和认可的传统职业之一,且也是极具危险性的职业。
按照大多数的资料介绍,捷克的木材漂流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伏尔塔瓦河上的第一次“木材漂流”。
伏尔塔瓦河是捷克最长的河流,穿过风景如画的波希米亚地区以及布拉格,最后流入易北河。
二战后伏尔塔瓦河建造了一个梯级水坝系统,1947年,最后一艘木筏抵达布拉格,而伏尔塔瓦河的最后一艘木筏是在1960年的9月,漂浮在奥尔利克的大坝上。
在当时,波西米亚南部和西南部供应着建造房屋所需的最大木材,在交通并不便利的那段时间,将原木运送到需要的地方最快的方式是通过河流运输。
到了后面,胆大的捷克人直接坐在经过简易捆绑后的原木上进行漂流,或运输货物。
捷克的木材漂流代表了与建造木筏和在河流中航行相关的传统知识和技能。到了现在,尽管木材漂流已经不再作为运输木材的途径,但每年仍有近25万人乘坐独木舟、木筏或其他类型的船只漂浮在伏尔塔瓦河上。
捷克旅游局局长扬·赫格特(Jan Herget)说:“捷克共和国现在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有8个项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有31个条目”。
“除了现在注册的漂流外,截至2020年,手工制作的串珠圣诞装饰品现在也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注册, 以及蓝图制作、木偶戏、猎鹰、斯洛瓦茨科的kKngs骑行、赫利内茨科的狂欢节之旅和面具,以及斯洛伐克语,”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