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重庆沙坪坝区双碑附近嘉陵江江边发现一根巨大的阴沉木,这一事件在当时引发热议。
众所周知,阴沉木在中国也被称为乌木。但其实,它和市面上的乌木并不是同一种木材。
实际上,现在市面上的乌木一般指的是非洲乌木,这种来自非洲的木材价格也是十分高昂。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中国乌木和非洲乌木的区别。
中国乌木
乌木,顾名思义指的是黑色的木头。在我国,中国乌木比较常见的叫法是阴沉木。这是从几千到上万年前被埋在地下,经过特殊环境和地壳运动,在缺氧、高压状态以及微生物等作用下碳化而成的木头。
沉于水底的这几千甚至上万年,在阴沉的环境下碳化后形成的乌木,其本身质地坚硬,根据不同材种呈褐黑色、黑红色、黄褐色等等。
并非所有木材沉于地下就会成为乌木。而实际上,中国乌木出材率极低。一般来说,中国乌木主要有楠木、红椿、铁力木和金丝楠木等等品种,这其中,金丝楠木碳化的乌木最为珍贵。
对比非洲乌木,中国乌木有它特有的价值——形成乌木的时间需要几千上万年,目前的生态环境若想再形成乌木已经是不太可能。且乌木已经被划为国有资产,一律上交有关部门。
中国乌木并不属于红木国标的五属八类,但其价值可谓是珍贵十足,已是无价之宝。
非洲乌木
非洲乌木主要产自非洲和东南亚热带地区。芯材呈乌黑或黑褐色,边材新切面颜色为浅红色,曝光后转为红褐色。非洲乌木历史悠久,自古埃及人和古希腊人时代以来就一直被使用。
硬度大,强度高,易于抛光且干燥性能好,非洲乌木一般被用来制作高级工艺品、高级家具等。但也因其高密度使得难以加工,且高含油量使得胶合过程变得棘手。
目前,乌木也是世界上稀有的木材之一,其价格每公斤能够达到1万美元。与中国乌木稀少的境况不同,非洲乌木因滥砍滥伐导致成为濒危物种而受到保护。
市面上的另一种乌木叫法是东非黑黄檀,别名黑檀、乌木、黑紫檀等等,但它其实属红木国标8类中的黑酸枝木类之一。
东非黑黄檀主要分布在非洲东部坦桑尼亚、塞内加尔、莫桑比克等地区,材质重硬度高,抗腐蚀性强,常被用来制成佛珠和高级家具等。
但由于东非黑黄檀的加工难度较高,出材率极低,富含高油性,对加工工具磨损较大。而它的生产周期也极为缓慢,产量极为稀少,“千年成材”“十檀九空”“寸檀寸金”,无不彰显出东非黑黄檀的名贵与稀有。
总结
总的来说,中国乌木和非洲乌木不论是从成材过程或是本身渊源,都各有各的价值和珍贵之处。对于这些乌木,你更喜爱哪一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