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中,木材一直是备受争议的角色。它拥有天然、环保、可加工性强等优点,但在防火性能上却常遭质疑。近日,Woodsafe 研发团队发布的一份白皮书,让我们对木材在火灾中的表现有了新的认识。
传统上,我们依靠小规模实验室测试来评估木材的防火性能,比如常用的锥形量热仪测试。然而,这份由拉扎罗斯・察坦蒂里季斯博士牵头撰写的《小规模方法在测试火灾反应性能耐久性方面的局限性》指出,这些小规模测试虽能提供一些材料特性数据,但在模拟真实火灾场景时存在严重不足。因为真实火灾中的火焰蔓延、材料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以及动态变化的火势,都是小规模测试难以重现的。
就拿外墙系统来说,其中涉及的隔热材料、覆层以及空气间隙等组件之间的相互影响,小规模测试根本无法捕捉。这就导致我们很可能低估了木材在实际火灾中的风险,或是对其防火性能做出错误判断。
那么,怎样才能更准确地评估木材的防火性能呢?答案是中规模和大规模的火灾测试。像单燃烧物品(SBI)这种中规模测试,要求在三维角落结构中对材料进行测试,而全尺寸的 SP Fire 105 火灾测试则更接近真实火灾场景。这些测试能模拟真实火灾发生时的各种情况,让我们看到木材在火灾初期的真实表现,从而提供更可靠的风险评估结果。
通过大规模测试,我们可以分析火焰蔓延的速度、热量产生的过程以及其他关键参数。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经过阻燃处理的木材在火灾中的行为,也让我们对木结构建筑作为安全、可持续的建筑解决方案更有信心。
在中国,随着人们对绿色建筑的追求,木材在建筑中的应用逐渐增多。但防火安全始终是重中之重。这次国际上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和评估标准。我们在选择木材作为建筑材料时,不能再单纯依赖小规模测试结果,而应更加重视大规模测试所揭示的真相。只有这样,才能在充分发挥木材优势的同时,确保建筑的防火安全,让木材在建筑领域发挥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