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建筑业纷纷转向低碳材料之际,日本却早已在木材建筑领域深耕数百年。近日,一场名为“木质建筑之旅”的活动吸引了众多中国建筑师、工程师及开发者的目光,共同探寻日本木构建筑背后的文化与技术奥秘。
“日本木材文化源远流长,其根源在于砖石材料的晚引入。”日本木材专家Graham Sayer指出,直至19世纪60年代,砖块才由德国传入日本,因此,日本建筑文明并非如欧洲般建立在砖石之上。这一历史背景,为日本的木质建筑文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日本拥有世界上一些最为古老的人工林,其可持续森林管理体系可追溯至1725年改革时期,且在二战后的重建挑战中依然保持了其连续性。“这种管理体系历经三百年,远远早于PEFC和FSC等国际认证的出现。”日本木材出口商Simon Love强调。
此次“木质建筑之旅”不仅是一次对古老建筑的朝圣,更是一场关于现代木构技术与传统工艺融合的深度体验。参与者将有机会参观世界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法隆寺,该寺采用“Sashi monoi”建造法,无需复杂关节即可构筑出稳固的高层建筑,令人叹为观止。“当你亲眼见到这些古建筑时,会不禁思考它们是如何仅凭木材就达到如此高度与安全性的。”塞耶说道。
他还指出,尽管现代木构建筑在连接方式上有所演变,但法隆寺等古建筑无疑是其精神祖先,展示了木材作为建筑材料的巨大潜力。
从历史到现代,从传统到创新,“木质建筑之旅”将为参与者呈现一场视觉与知识的盛宴。旅程还将涵盖世界博览会上的日本展馆,那里展示了大量采用日本木材的精美建筑,以及基于传统民居(Minka)建筑风格的现代住宅,展现了日本建筑在保持传统韵味的同时,如何融入现代设计理念。
“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让我们得以近距离感受日本木材文化的魅力,并将所学应用于未来的可持续建筑实践中。”活动组织者Andrew Dunn表示。
随着全球建筑业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日益增强,日本的木质建筑经验无疑为世界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这场旅行不仅是对日本文化的致敬,更是对地球未来负责的一种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