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木材资源利用与环保议题日益受关注的当下,澳大利亚传来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该国研究人员成功绘制出首张追踪木材废料和边角料的资源地图,为木材循环利用领域带来全新变革,有望扭转当前大量木材被浪费的局面。
目前,澳大利亚木材处理现状不容乐观,超 60% 的木材最终进入填埋场,其余则被当作燃料焚烧。但随着澳大利亚木材循环利用项目的推进,这一状况有望改善。该项目由Pene Mitchell博士牵头,联合Martin Strandgard博士、Melanie Harris博士(来自阳光海岸大学)以及Tripti Singh教授(国家木材耐久性与设计生活中心负责人),与Karen Hansen共同合作完成。
这张上周发布的地理空间地图,功能强大且意义深远。它不仅清晰标注了未使用木材资源的位置、类型及数量,还提供了融入循环经济战略的有效解决方案。通过这张地图,研究人员能够将木材资源与解决方案精准对接,明确木材资源、解决方案提供商以及基础设施的相关信息,并按数量、类型和处理方式进行分类。例如,经过铬化砷酸铜(CCA)处理的木材柱,可重新作为农业围栏产品使用;框架和桁架的边角料,则能回收制成胶合木。
以澳大利亚葡萄酒行业为例,每年拆除的 340 万根损坏柱子(约 3 万吨木材),以往不是被高额成本填埋,就是堆放在葡萄园。据调查,全澳大利亚葡萄园堆放的柱子数量高达 2700 万根。如今,Strandgard博士倡导对这些损坏柱子进行 “重新立柱式” 再利用。新西兰已有企业开展类似业务,收集柱子重新利用后通过五金店销售。这种模式在南澳大利亚同样具有可行性,该地区五个区域每年拆除的柱子数量占总数 60%,借助地图便可按区域划分资源,合理规划利用。
在木材边角料回收制成胶合木梁方面,昆士兰州的 Megabeam 公司已先行一步。他们采用 “返程载货” 方式,在为制造商运送梁的返程途中回收框架和桁架边角料,这些边角料在其新胶合木梁中的占比高达 10%。对 Megabeam 公司而言,免费获得木材(不包含运输成本),降低了生产成本;制造商也无需再为处理边角料发愁,实现双赢。Megabeam 公司还计划进一步增加梁中边角料的使用量,借助这张资源地图,便能确定其位于卡伦德拉基地半径 100 公里范围内的框架和桁架制造商,拓展原材料来源。
澳大利亚此次发布的木材回收资源地图,为全球木材循环利用提供了宝贵经验与新思路。随着类似举措的推广,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木材资源的高效利用将成为行业常态,为环境保护与资源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