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复工率已达90%以上,2020年实现逆势增长
国家发展改革委3月10日表示,目前中欧班列复工率已达90%以上,2020年以来开行量实现逆势增长。下一步国家将出台相应政策措施,促进中欧班列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受到各行业的影响。国际运输也受到影响。在此背景下,中欧班列90%以上的“硬核”成绩单表现突出。资料显示,截至2月底,中欧班列2020年共开行1132列,同比增长6%,重箱率处于较高水平,返程基本平衡。其中东西三大通道以及霍尔果斯、阿拉山口、满洲里、二连浩特等口岸运行正常,没有因疫情造成的停滞和拥堵。
中欧班列迅速恢复正常并实现平稳增长,离不开多个国家部门的政策支持。2月24日,海关总署发布进一步促进中欧班列发展的10项措施,包括减少报关数量、降低报关成本、加强枢纽站建设、促进多式联运业务发展等。这些政策措施极大地提高了贸易便利化水平,促进了中欧铁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此外,疫病流行期间,铁路运输更加便利,货物运输高度机械化,人们之间的直接接触较少。此外,中欧班列的限时、全天候、分段运输等优势突出,使中欧班列的运营“火热”。
在防疫攻坚时期,中欧班列像开往“春天”的火车一样,跑出了“稳定外贸”的信心。中欧班列畅通了国际物流通道,有效保障了进出口贸易平稳有序发展,帮助外贸企业恢复正常生产。近期,陕西省外贸企业复工正加紧生产,以赶订单。正是得益于中欧班列长安在疫情期间的正常运行,企业才能迅速恢复产能,保证市场供应,维护企业声誉。
中欧班列的开通,体现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恢复生产的决心。截至目前,中欧班列累计开行2.1万余列,覆盖欧洲大陆18个国家和57个城市,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这种流行病不能阻止中国的开放发展和稳步进步。作为中国产品“走出去”的黄金通道,中欧班列为制造业注入了恢复生产的动力。服装、日用品、食品甚至汽车零部件、电子产品、家用电器等不断从中国各城市运往欧洲。同时,中欧班列“引进”了更多国外优质产品,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化消费需求。
可以预见,中欧班列的频繁开行,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和沿线国家的共同繁荣。“一带一路”不仅是欧亚大陆的贸易枢纽,也是中欧人民沟通友谊的桥梁。它促进了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促进了“一带一路”向更广阔的领域、更高层次、更深层次的发展。
免责说明:文字来源于木材之家原创,如图片涉及版权问题,请版权方与本网站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