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的保健功效
视觉功效:木材纹理美观,色泽多样,又能有效的吸收对人体眼睛有害的紫外线,因此,使人视觉舒服、健康。
触觉功效:人与木材接触时,四季温度相近,在木地板上行走时,软硬适当,又富弹性,木材均给人以良好的触觉。
听觉功效:木材为天然的多孔性材料,吸声、隔音性能良好。因此,用木质材料装饰的住宅,回声小,隔音效果佳,给人以舒适的安静感。
嗅觉功效:多种木材经常散发出特殊令人欢快的芳香气,习称“芬多精(pytoncides)”,经试验,这些气体有的可以杀菌、杀虫,有的可以振奋精神,有的可以镇静神经,产生对人体健康的保健功效。
调节功效:由于木材有一定的吸湿和解湿性能,所以室内在用干燥木材装修后,如果空气湿度过大,则木材从空气中吸收部分水份,反之,则释放水份,从而对室内的相对湿度产生一定的调节作用,给人造成较舒适的环境。
据测定,在用木材内装的住宅内,温度在夏季较低,在冬季则较暖。
木材与人类健康
木材带给人自然亲和的感受,是任何一种建筑材料所无法代替的。木材释放的芬多精(Pythoncidere,由植物释放的一种物质,具有抗菌效果,能净化空气、降低污染,使呼吸顺畅、精神旺盛,达到清醒效果)与负离子(空气维他命)比钢筋混凝土高出几百倍。
芬多精和负离子能够杀死空气中的细菌、遏制人类疾病、增强免疫力,对人体恢复清醒、提高记忆力、降低血压、安定人体自律神经从而使人心情舒爽等有明显功效。
而且木材富有独特的香气,为人体健康提供了多种保健功效。氡(放射性惰性气体,无色无味)对人体非常有害。科学家测算,如果在氡浓度为200 贝克/立方米的居室内待一天,就相当于全家每人每天吸烟 15 根。氡主要来源于无机建材(如混凝土、砖、瓷砖、砂、花岗岩、大理石等)和底层土壤。
中国人的木头情节
首先,是受中国古人崇尚自然、尊重自然哲学思想的影响。
中华文明讲求人与自然密切融合、协调有序,崇尚自然,尊重自然;而在人与自然的这种对话和交流中,木材所具有的特点与古人的哲学认识正好一致。
因此木材在中国的建筑和古典家具中就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形成了独具东方特色的“木文化”,与西方征服自然的“石文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其次,是因为中国人非常重视堪舆术。
传统的木建筑布局,中国人都非常重视风水学上的堪舆术。周围有山环抱的住宅在堪舆术中被认为是良宅,其中又以位于“群山环抱”之中的宅院为最佳。堪舆术中认为此等住宅可以避凶养气。
最后,是受中国传统文化中五行学说的影响。
中国古人历来重视天干地支以及阴阳五行。在传统的五行学说中,“木”代表既白的东方,代表着生生不息。
所以,古人认为,树木是天地交流的通道,是人们与“天”交流,表达自己愿望的途径。因而古人种树为林,伐木取材,将取自天然的“木”盖成房屋、制作家具、雕刻成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