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砍伐令引爆木材危机!中国供应链遭重创,270个岗位悬了?
来源:木材之家
2025-05-09 15:40

  作为中国在欧洲的第二大木材供应国,波兰2025年一季度对中国的木材出口量同比大幅下降40%。其中,原木出口量锐减45%(约9.5万立方米),而锯材出口则逆势增长41%。



  其中,红松和樟子松原木进口增长25%,橡木原木进口涨势明显,达到3.5倍;山毛榉原木和锯材均增长40%。而冷杉和云杉原木作为主要进口材种,其进口数量暴跌71%成最大拖累。


  行业人士指出,中国对波兰原木和锯材进口这一反差背后,是波兰政府为扶持本土木材加工业推出的新政策——自2025年起,波兰将实施为期两年的“优先本地加工”政策,严格限制原木出口至欧盟以外地区。



  波兰这一政策调整的核心目标是通过限制原木出口,迫使海外买家转向采购本土加工的锯材或成品,从而提升国内产业链附加值。然而,这一政策直接导致波兰国有林场的木材供应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根据日前波兰木材工业经济商会(PIGPD)发布的对波兰国有森林2025年上半年和下半年预期木材销售的分析预测,波兰木材行业未来产生负面影响的几个变化:


  优质木材供应断崖式下跌:2025年下半年,橡木(W级标准)供应量预计下降16%,其中下西里西亚省橡木采伐量因“暂停采伐令”骤降34%;松木(W标准)供应量从132万立方米缩减至125万立方米,缺口达11.5万立方米,相当于10家普通锯木厂全年需求量。


  纸浆材“补位”难掩隐忧:为缓解供应压力,波兰国有林场将松木纸浆材(S2A)供应量增加超7万立方米,但纸浆材因参数差异无法替代锯材,长期可能拉低木材加工品质量。



  波兰木材工业经济商会(PIGPD)分析指出,仅松木供应减少的6.5万至7万立方米,就将导致4-5家中型锯木厂因原材料短缺关闭,直接影响约270个工作岗位。若叠加橡木等其他品类供应下滑,波及范围可能进一步扩大。


  波兰木材政策的调整,折射出全球资源国从“出口原材料”向“输出高附加值产品”转型的普遍趋势。然而,PIGPD报告警告称,这不仅是企业生存问题,更是地方经济的系统性风险——锯木厂倒闭将引发上下游产业链(如运输、设备制造)的连锁反应,尤其对依赖林业的农村地区冲击显著。

免责说明:文字来源于木材之家原创,如图片涉及版权问题,请版权方与本网站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