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双向松绑效应显现:中国至美运单量暴增近 300%
来源:木材之家
2025-05-15 15:04

  根据贸易追踪机构 Vizion 公布的数据,在美国和中国互降关税之后,从中国到美国的集装箱运输预订量出现惊人飙升,截至 5 月 5 日的七天平均预订量为 5709 个标准集装箱,而截至 5 月 14 日的七天平均预订量飙升 277% 至 21530 个标准集装箱,近乎 300% 的涨幅,为中美贸易带来显著提振效应,也让木材行业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木材作为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大宗商品,中美关税调整对其产业链的影响迅速显现。在需求端,美国一直是中国木材及木制品的重要出口市场。关税降低后,中国木材企业出口至美国的成本显著下降,美国进口商采购中国木材产品的积极性大幅提升。以木质家具为例,关税降低使得美国经销商进口中国家具的利润空间增大,他们纷纷加大订单量,这直接带动了中国家具制造企业对木材原料的需求。​


  许多木材加工企业接到大量来自美国的新订单,生产线满负荷运转。为满足订单需求,企业纷纷增加原材料采购,加大生产投入。一些原本因关税高企而压缩产能的木材加工企业,也开始重新招募工人、更新设备,准备扩大生产规模。这不仅刺激了国内木材市场的活跃度,还带动了木材运输、仓储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在木材贸易流通环节,港口的木材吞吐量显著增长。大量准备出口美国的木材及制品在沿海港口堆积,等待装船运输。报关、检验检疫等流程也因贸易量激增而面临压力,相关部门为保障贸易顺利进行,纷纷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同时,国际物流企业也迎来业务高峰,集装箱短缺、舱位紧张等问题开始显现,运费也随之出现一定程度的上涨。​


  然而,木材行业在迎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关税降低虽然带来了订单增长,但也加剧了行业内的竞争。众多木材企业为争夺美国市场份额,可能会陷入价格战,压缩自身利润空间。此外,全球木材资源的供应波动也不容忽视。近年来,全球环保意识不断增强,许多木材主产国加强了森林资源保护,限制原木出口,这使得木材原材料价格不稳定,增加了木材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经营风险。​


  从长期来看,中美关税调整带来的木材贸易增长趋势有望持续,但行业格局也将发生变化。具备技术优势、产品质量过硬的木材企业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而一些技术落后、产品同质化严重的企业可能面临被淘汰的风险。同时,随着贸易量的增加,木材行业也将加速向绿色化、智能化方向转型,以适应市场对环保、高品质产品的需求。

免责说明:文字来源于木材之家原创,如图片涉及版权问题,请版权方与本网站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