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自乌克兰的一则消息在木材行业引发关注。据乌克兰国有“乌克兰林地”企业周一在脸书上发布的消息,在2025年下半年木材销售拍卖活动中,原计划出售156万立方米木材,最终成功通过拍卖售出145万立方米,成交比例高达93%,成绩斐然。
从具体品类来看,竞拍者表现活跃,原木签约率达96%,工业用柴火也斩获91%的签约量,足见市场对此次拍卖的热度与参与积极性。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拍卖在起拍价设定上有了新变化,企业经过与业务方沟通,提出新的起拍价形成算法,使得半年度拍卖起拍价大多显著低于市场水平。然而,这并未打乱市场规律,最终价格依旧由供需平衡这一无形之手掌控,彰显出市场的理性与自我调节能力。
在价格走势方面,不同品类各有起伏。桤木和桦木板块,起拍价仅当前市场价一半,却在拍卖中价格飙升107%-133%,逼近每立方米8000乌克兰格里夫纳;圆松从每立方米3600乌克兰格里夫纳起拍,最终以每立方米4100乌克兰格里夫纳成交;针叶柴火(松木)起拍价为每立方米1170乌克兰格里夫纳,最终落槌价涨至每立方米1540乌克兰格里夫纳,价格变动反映出市场的复杂博弈。
与此同时,2025年第三季度木材拍卖紧锣密鼓地同步启动,市场热度持续攀升。更有前瞻性消息传出,“乌克兰林地”公司计划在2026年首次引入年度协议,这一举措若成行,将助力市场参与者精准锁定所需资源量,为生产规划提供清晰蓝图,有望进一步优化行业生态。
在木材需求持续旺盛的大背景下,“乌克兰林地”企业关于变更限制木材采伐法律法规框架的提议愈发引人深思,其后续发展与行业影响,值得业内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