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项发布于《地球与环境通讯》的研究揭示了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秘鲁亚马逊地区的森林在金矿开采后难以恢复生机。研究指出,除有毒金属破坏土壤外,土地水分的缺失成为森林难以再生的关键因素,这一情况或将对全球木材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此次研究由伍德韦尔气候研究中心科学家阿布拉・阿特伍德牵头,联合哥伦比亚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以及秘鲁库斯科圣安东尼奥阿巴德国立大学的科研人员,对秘鲁马德雷德迪奥斯地区两个废弃金矿展开深入研究。研究发现,当地采用的吸式采矿法通过重塑地形排干水分、吸收热量,形成了不利于新树苗存活的恶劣环境。南加州大学教授乔希・韦斯特形象比喻,“这就好比试图在烤箱里种树”,当树根无法获取水分且地表温度极高时,即便重新种植的幼苗也难逃死亡命运,导致森林再生极为缓慢。
数据显示,1980-2017年,小规模金矿开采在马德雷德迪奥斯地区破坏了超9.5万公顷热带雨林,面积相当于七个多旧金山大小。在坦博帕塔国家保护区内外,采矿作业仍在持续扩张,目前整个亚马逊地区近10%的森林砍伐由金矿开采造成。虽然池塘边缘和低洼区域有零星植被再生,但大片土地,尤其是沙堆广泛分布之处,因远离地下水位、水分流失快,重新造林困难重重。
对于木材行业而言,亚马逊森林作为全球重要的木材资源地,其生态环境的变化不容忽视。森林难以再生不仅会影响木材的产量与供应稳定性,还可能导致木材市场供需关系发生变化,进而引发价格波动。若未来木材供应减少,依赖亚马逊木材的企业或将面临原材料短缺问题,生产成本也可能随之增加。
针对这一困境,研究人员建议通过重塑地形助力森林恢复,如推平采矿沙堆、填满废弃池塘,使树根更接近地下水,增强土壤保水能力,加快植被再生。然而,自然侵蚀虽能达到类似效果,但进程过于缓慢,难以满足当前紧迫的重新造林需求。乔希・韦斯特强调,“亚马逊雨林独一无二,是地球上绝无仅有的生态系统。如果我们失去了它,就意味着失去了无法替代的宝贵财富。”这一现状不仅关乎生态环境,更与木材行业的未来发展紧密相连,值得行业内外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