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质无法用于更高价值用途的情况下,干式堆叠 —— 即收集树干、树枝、树梢、树叶和细枝并将其储存在储存舱内 —— 可能成为一种高效且经济的二氧化碳移除(CDR)方法。世界顶尖森林碳专家之一法比亚诺・西门尼斯(Fabiano Ximenes)博士表示,木材废料的处理能在长期碳组合中发挥重要作用。
“多年来,我们做了大量工作来研究木材产品在垃圾填埋场处理过程中的碳动态,” 西门尼斯博士近日告诉《木材中心》(Wood Central),“我们发现,若将木材产品置于垃圾填埋场的厌氧环境中,它们会成为长期的碳储库。”
西门尼斯博士还提到,近年来,像 Inter.Earth 这样的初创公司已展现出巨大潜力 —— 该公司去年获得 825 万美元投资,用于扩大其专有碳捕获解决方案的规模。他们证明,澳大利亚本土树种(包括桉树和金合欢)可通过 “干式堆叠” 储存在密封的地上舱室或地下合适深度与条件的环境中,实现生物质的碳价值。
“这些树种适应干旱地区环境,能在低价值土地上实现高生物质(二氧化碳捕获)产量,这对我们实现低成本 CDR 大有裨益。”Inter.Earth 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霍华德・卡尔(Howard Carr)博士说。他表示,这家初创公司正利用那些本将被制成生物炭的已清理成条堆的人工林树木,这不仅为土地所有者带来意外收益,也为拯救地球贡献力量。
卡尔博士还指出:“所选树种的木质生物质具有高碳氮比、高结晶纤维素和芳香单宁含量,这些特性都能增强其抗分解能力。所有储存的干燥生物质在放入干式堆叠舱时都会称重、取样,并分析水分和总有机碳(TOC);在堆叠舱封闭后,每 30 天还会定期检测。生物质捕获的二氧化碳是通过‘生物质重量 ×TOC’计算得出的,而非估算或模拟,这确保了 CDR 计算的准确性、可验证性和可靠性。”
卡尔博士介绍,Inter.Earth 的干式堆叠生物质有两个来源:一是 20 世纪 90 年代至 21 世纪初的 MIS 计划(植被管理激励计划)中种植的大量桉树 —— 这些桉树种植时未考虑与未来树木加工设施或港口的距离;二是 “自主种植生物质”,即他们在自有土地上种植 13 种高产、适应干旱地区的澳大利亚桉树和金合欢。种植布局经过优化,设有通道便于树木管理,包括通过辅助灌溉提高幼苗存活率和早期生长速度,以及后续的采伐与运输。
“自主种植生物质是我们首选的原料来源,因为这种垂直整合能让我们全程掌控供应链,并合法拥有干式堆叠场地。不过,这需要在土地购买、种植园建立和管理方面投入相对大量的前期资金,且首次采伐、CDR 产出和收益需等待约 4 年时间。”想了解更多木业信息,欢迎关注木材之家mucaiho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