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家居的轰然倒塌与创始人曾育周的悲剧,并非偶然事件,而是家居行业正在经历剧烈洗牌的生动注脚。近年来,房地产市场调整、消费需求升级、行业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交织,推动着家居行业进入 “大洗牌” 周期,一批企业倒下的同时,也有新的力量在崛起,行业格局正发生深刻变革。
能否实现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在洗牌中存活的关键。头部企业通过大数据分析消费需求、AI 设计系统提升效率、物联网监控施工进度,显著降低了运营成本。而多数中小企行仍停留在 “人工报价、纸质合同、现场监工” 的传统模式,效率低下且容易出现纠纷。靓家居虽尝试线上营销,但其内部管理系统与业务扩张不同步,导致 160 家门店的施工标准、材料供应难以统一,最终因管理失控加速崩塌。
当前家居行业的洗牌,呈现出加速淘汰与强者愈强并存的鲜明特征。数据显示,2022-2024 年,全国注销或吊销的家居企业数量累计超过 12 万家,其中家装企业占比达 63%,中小微企业成为淘汰主力。像靓家居这样曾经的区域龙头轰然倒下,打破了 “规模即安全” 的行业迷信。即便是拥有百店规模、24 年历史的老牌企业,若不能适应变化,同样难逃被洗牌的命运。
家居行业与房地产的“强绑定”关系,使其成为楼市调整的直接承压者。2022-2024 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连续三年下滑,新房交付量的锐减直接导致增量装修需求萎缩。更关键的是,市场结构从 “新房主导” 转向 “存量房主导”—— 二手房交易占比从 2020 年的 41% 升至 2024 年的 67%,而多数传统家居企业未能及时调整业务重心。靓家居 80% 的门店仍布局在新建楼盘周边,与市场需求严重错配,最终在存量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
对于消费者而言,行业洗牌并非坏事。淘汰低效、失信企业,最终将推动服务品质的整体提升。而对企业来说,阵痛期也是转型期,能否在洗牌中找准定位、完善服务及产品,决定着能否抓住下一轮行业增长的机遇。想了解更多木业信息,欢迎关注木材之家mucaiho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