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木材之家8月13日报道,为应对进口木材量大、材种繁杂的监管挑战,日照海关近期创新引入“鉴木”木材智能识别系统,通过技术赋能实现木材查验效率的大幅跃升。
在山东港口日照港岚山港区的进境原木指定监管场地,近百箱由 “惠舟 66” 轮转运的进口原木正等待查验。与以往不同,海关工作人员此次携带的 “鉴木” 系统成为关键工具 —— 仅需一部配备微距镜头的手机,现场拍照后 10 分钟内即可完成木材种类初筛识别。这一突破有效破解了传统木材鉴定中专业门槛高、现场识别难、取样送检流程长、通关成本高的痛点。
对于进口木材企业而言,效率提升直接关系到经济效益。正如日照港三公司岚山操作部副主任侯启刚所言,木材从国外砍伐、集港到运抵国内需约 15 天,若整批木材在砍伐后 1 个月内未能上市交易,极易发生蓝变,导致品质和收益下降。海关的高效查验显著缩短了原木通关等待时间,降低了堆存成本。
除 “鉴木” 系统外,日照海关还联合港口推出多项配套举措:加强关港协作,提前掌握企业进口计划与船舶靠泊动态;实行预约通关、优先查验、快速检测等服务;优化进口木材检疫“两步申报”模式,实现港口作业与海关查验无缝衔接。同时,在海关指导下,日照港上线的 “卡口式” 木材智能检尺系统,可实现径级毫米级识别和交叉原木精准匹配,使单车百根木材的检尺效率提升 4 倍。
一系列智能化监管创新成效显著。数据显示,今年前 7 个月,日照口岸进口原木已超 600 万立方米,约占全国进口总量的三分之一,且保持持续增长态势。日照海关驻岚山港办事处查验一科副科长丁明政表示,海关将继续深化智慧海关建设,结合实际探索更多创新方案,全面提升进口原木智能化监管水平,保障口岸通关持续顺畅。想了解更多木业信息,欢迎关注木材之家mucaiho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