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大利亚庆祝国家林业日之际,该国最著名的建筑之一——国会大厦背后的建筑师哈尔·吉达(Hal Guida),正反思本土木材在塑造这座“山上人民之家”身份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
20世纪70年代后期,吉达所在的Mitchell/Giurgola & Thorp Architects事务所击败了来自29个国家的329份参赛作品,赢得了澳大利亚新国会大厦的设计权。作为前设计协调合伙人,吉达随后在项目交付中扮演了核心角色。这位来自美国费城的建筑师于1981年迁居堪培拉,全程监督设计与施工,直至1988年澳大利亚建国二百周年前夕,由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为大厦揭幕。他将这段经历描述为“改变人生的转折”。如今身为Guida Moseley Brown Architects合伙人的吉达,下个月将在Gottstein木材科学课程上发表演讲,深入分享那些定义了建筑特色的数十种木材背后的故事。
“木材有太多独特属性,”吉达在接受伍德中心采访时说,“其中之一就是它能带来强烈的亲和力与欢迎感。澳大利亚有无数优秀工匠,他们用各类木材制作家具、手工艺品,艺术家们还用其创作雕塑。”
这座建筑共采用了二十余种本土木材,每种都经过精心挑选,既呼应澳大利亚多样的景观,又承载着空间的象征意义。沿建筑中轴线(从宏伟门厅到总理办公室)采用了一组核心木材;而参议院和众议院会议厅则选用了与传统红、绿配色相呼应的树种。最终形成的色彩体系既保证了视觉连续性,又通过变化传递出独特意义。
但木材的使用远不止是设计选择,更是一场文化转变。吉达解释道,设计团队有意识地摆脱殖民设计传统,拥抱这片土地原生的材料与色彩:“这对参与项目的每个人都至关重要——从联合常设委员会到建筑师、艺术家。我们觉得是时候告别传统的英国深色酒红与深绿,转向这片土地的本土色调了。为此,我们办公室堆满了树叶、岩石、沙土样本,只为探索全新的色彩方案。”
这种理念不仅停留在美学层面。设计团队与全国各地的木材供应商、细木工密切合作,走访昆士兰州和新南威尔士州的锯木厂,建立质量标准以确保木材一致性;与本地工匠的深度协作,更是实现建筑愿景的关键。
以丝质橡木为例,它因独特的纹理与特性成为设计中的亮点。“丝质橡木是我们首先想到的木材之一,”吉达说,“但每个大陆都有一系列可用木材,关键是要用它们支撑‘联系与象征’的核心思想,而非简单重复传统。”最终呈现的建筑,不仅在形式上,更在材料与精神上与澳大利亚景观深度相连。游客踏入主门厅的瞬间,便会被讲述国家自然遗产的纹理与色调所包围,从地板、天花板,到镶板与木柱,二十余种原生木材的痕迹无处不在。
这座建筑于2013年荣获澳大利亚建筑师协会国家持久建筑奖。Gottstein课程召集人海伦·默里(Helen Murray)表示:“我们很荣幸能有机会让哈尔·吉达亲自导览,并聆听他分享木材如何塑造这座建筑的故事。”想了解更多木业信息,欢迎关注木材之家mucaiho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