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与内涝才是元凶?新研究为红柳桉森林正名
来源:木材之家
2025-09-04 15:10

一位拥有60多年红柳桉树研究经验的资深森林科学家对“西澳大利亚北部红柳桉树森林濒临崩溃”的说法提出质疑。他认为,尽管近年来发生了干旱事件,该生态系统依然健康且具有韧性。


这项发表于《澳大利亚林业》的研究题为《桉树森林是否受到气候变化的威胁?》,聚焦于珀斯东南50公里处Wungong流域的树木健康状况,并综合了数十年的实地观察、降雨数据、植被监测和树木年轮分析。



研究作者Frank Batini指出:“2011年夏和2024年,在浅层土壤区域确实出现了局部干旱灼伤和少量红柳桉树死亡。然而,一些学术界和媒体评论迅速将这些现象与人为气候变化直接关联。”他特别提到,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2022年发布的第六次评估报告中,将这片森林列为“因干旱面临过渡或崩溃的高风险地区(高度信度)”,这一结论后被西澳大利亚政府纳入2024-2033年森林管理计划中。


但Batini的研究提供了不同视角。2025年1月通过50公里道路勘测调查发现,该森林大体处于健康状态。他表示:“我认为没有可信证据表明人为气候变化与近期观察到的树木死亡存在直接联系。”他强调,自1940年以来所有的生态变化和树木死亡事件,均可由土壤深度、持水能力、周期性降雨、地下水位波动、内涝或干旱等自然因素解释。



“红柳桉树极易受到内涝和疫霉病的影响,”Batini解释说,“在1940至1970年间,曾观察到该树种及林下物种大面积倒塌,主要发生在长期高降雨导致内涝的沟壑区域。与此同时,大树正向这些区域扩展,如今在原先的红柳桉树桩旁可见新生的树苗。这些变化与降雨量增加、地下水位上升及内涝持续期是一致的。”


基于长期观察、降雨记录、植被监测和树木年轮分析,Batini得出结论:红柳桉树森林具有韧性,近期极少数的树木死亡是数十年降雨自然周期的结果,与偏湿或偏干的气候波动有关。


该研究表明,尽管干旱可能造成局部损害,红柳桉树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力可能高于此前预期,这一结论预计将对西澳大利亚州政府未来的森林管理政策产生影响。想了解更多木业信息,欢迎关注木材之家mucaihome.com。

免责说明:文字来源于木材之家原创,如图片涉及版权问题,请版权方与本网站取得联系。
相关标签: 澳洲木材资讯
二维码

扫码打开手机看资讯

无需下载APP

资讯随时随地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