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德国木材市场展现出本土消费与出口显著分化:本土软木需求旺盛,推动价格持续走高;市场对软木偏好度提升导致硬木采伐意愿下降,供应端收紧,虽然价格维持高位但成交量受限。出口方面则表现相反——对华软木出口量锐减,而硬木出口实现同比增长,结构转换明显。
中国:软木暴跌63.7%,硬木逆势增长
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1至7月,德国对中国木材出口同比下滑45.6%至74.68万立方米;进口金额同比下滑33.7%至1.76亿美元。前7个月中国进口德国木材平均单价继续维持上扬趋势,同比涨幅达到21.8%。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前七个月,中国自德进口木材呈现“软降硬升”的结构性分化:软木、硬木占比分别为49.6%与50.4%,几近持平。其中,软木进口量同比锐减63.7%至37万立方米,均价下滑3.7%;硬木进口量则逆势增长6.7%至37.62万立方米,均价上升4.6%。
其中,各类软木材种进口数量集体下滑:冷杉和云杉原木下滑63.8%,进口单价下降0.3%;锯材进口下滑77.9%,进口单价下降3.5%。红松和樟子松进口量缩减30.3%,单价下降0.1%;锯材下降33.6%,单价增长0.8%。
相比之下,硬木材种进口数量呈现增长趋势。例如,橡木原木进口量同比大幅增长43.7%,进口单价增长1.9%;锯材亦同步增长39.4%,单价增长24.9%。而山毛榉锯材进口增长了21.1%,单价亦增长了3.1%;其原木作为进口数量最多的材种,前7个月的进口量下滑5.7%,单价下降2.8%。
德国:软木需求旺盛,硬木供应收紧
德国市场方面,受北部终端需求持续托底,德国南部木材价格近期总体保持韧性,但各材种走势分化明显。
就软木市场价格方面,主导品种云杉BC 2b+等级短材价格达到每立方米105至115欧元;松木短材作为主导品种之一,价格在每立方米80至90欧元之间;落叶松和花旗松则因需求旺盛,价格高达每立方米140欧元。
然而,对软木需求旺盛使其处于市场有利地位,却对硬木造成冲击。一方面,市场对软木需求旺盛,吸引大量伐木与运输劳动力,导致硬木采运环节人力缺口扩大。
另一方面,年初以来,硬木行情持续走强,终端补库需求集中释放,进一步放大部分硬木材种(如山毛榉)现货缺口。据悉,多数硬木锯木厂原定采购量已无法覆盖实际生产需求,供需失衡为价格提供一定支撑。但由于价格过高,市场购入反而出现减少。想了解更多木业信息,欢迎关注木材之家mucaiho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