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俄罗斯近日对木材采伐政策进行修订,明确2027年1月1日前,森林使用者在林业区内采伐“未使用的年度计划采伐量”将不再受到限制。该项修订允许将过去三年内累计未完成的采伐配额一并纳入当前可采伐范围,极大地增强了木材采伐的灵活性和市场化程度。
联邦林业署木材采伐森林监督与利用司司长阿列克谢·阿布拉莫夫表示:“本轮政策的核心是对林业经营主体给予弹性支持。2027年1月1日前,承租人可将历年结余的采伐限额一次性用于当前作业年度,且不受当期林地年度采伐面积上限的约束。”
俄罗斯此次政策调整的核心在于打破了两大束缚:
- 时间束缚:允许企业将过去三年(2024-2026)未完成的采伐额度集中到2027年前使用,相当于给企业建立了一个“限额储蓄”机制,实现存量配额跨年度统筹。
- 行政束缚:取消“当年采伐量须达计划80%”及“仅限自有租赁林”两项前置条件,企业可以根据市场行情更自由地决定“何时采伐”以及“采伐多少”。
同时,阿列克谢·阿布拉莫夫司长补充强调:“政策不会诱发超采风险。所谓‘增量’实为2024—2026年度未执行完毕的结余限额,仅改变时序,并不新增总量;以四年滚动计划衡量,全国可采资源仍低于法定上限。更关键的是,当前全国年度采伐完成率仅约25%,存量指标远未触及红线,因此不存在突破限额的可能性。”
中国作为俄罗斯最大的木材出口市场之一,松绑后的采伐政策能够使俄罗斯木材商更及时地响应中国市场的需求变化。
当中国市场需求旺盛时,俄罗斯木材企业可迅速调动“库存”采伐额度加大采伐,既能缓解因季节性或需求激增导致的供应短缺问题,亦能缓冲突发增量订单对供应链的冲击,同时有助于避免俄罗斯企业“冲指标式”的非经济性采伐。
在此前,“冲指标式”的非经济性采伐所带来的成本增长很大程度会传导至出口价格。而新政策的灵活性,将有助于降低俄罗斯木材的生产和运营成本,并能相对减轻中国进口商的到岸成本与资金占用压力。
然而,业内指出,尽管政策仍在“规定的总采伐标准”框架内,但若监管不力,这一集中且灵活的采伐制度可能会在局部地区引发过度采伐,不利于森林可持续发展。因此,政策红利能否兑现,最终取决于俄罗斯联邦政府的执行力和监管效率。
与此同时,国际对俄的制裁走向与局势变动、卢布汇率波动及远东铁路运力瓶颈等外生变量,仍将对俄罗斯对华木材出口规模与到岸成本形成显著扰动。想了解更多木业信息,欢迎关注木材之家mucaiho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