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数据“预警”:非洲木材进口“崩了”!中国进口减少60%!
来源:木材之家
2025-09-23 11:54

  最新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8月,中国自非洲进口的木材数量仅10.4万立方,同比骤降59.4%,环比7月再收缩47.7%,创1—8单月最低纪录;对应进口金额为3284万美元,同比下降57.4%。8月平均进口单价同比增长4.9%。



  整体上看,2025年1-8月,中国自非洲进口的木材数量累计达到128.82万立方米,同比下降35.5%;进口金额达到4.16亿美元,同比下降34.2%。值得注意的是,5月起非洲材离岸单价持续抬升,带动前8月均价逆势上扬2.1%。



  主要非洲木材产国中,仅中非共和国对华出口大幅增长60.5%,其余国家如加蓬(-46%至3.17万立方)、南非(-55.1%至1.92万立方)、喀麦隆(-52.9%至1.89万立方)和刚果共和国(-73.4%至1.51万立方)等对华出口呈现下降趋势。


  材种层面,奥古曼及未列名热带锯材仍为进口主力,8月到港3.88万立方米,同比锐减46.2%,直接拉低当月总量;其进口单价逆势抬升7.6%。同期,其他热带原木进口量仅2.30万立方米,降幅高达67%,单价随之回调15.8%。



  此外,从非洲进口的松木(松属)原木到港1.8万立方米,同比骤降47.8%,进口单价同步下调8.4%;奥古曼贴皮级原木跌幅更深,进口量仅0.87万立方米,同比下滑82.9%,单价收缩15.9%。沙比利锯材延续弱势,由去年同期1.1万立方米锐减至0.38万立方米,同比下滑65.5%,进口单价亦下滑14.4%。


  在多个材种进口缩量背景下,热带红木原木成为唯一亮点:8月进口量4102立方米,较上年同期的494立方米增长7.3倍;平均到岸单价下调15.4%,呈现量增价跌局面。



  结合非洲木材生产端以及中国市场现状,8月非洲材进口量锐减,是短期不利因素与长期结构性变化叠加的结果,其背后是从生产到出口的各个环节正面临不小的压力:


  生产与物流成本攀升:在加蓬、喀麦隆等地区国家,频繁的降雨不仅影响了采伐,更恶化了本就欠佳的路况,使得木材运输变得异常困难,推高了运输成本。


  出口政策收紧:为鼓励本国发展木材加工业、提高木材出口附加值,喀麦隆近年来持续提高原木和初级锯材的出口关税。这直接增加了进出口商的各类成本,并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在国际市场的价格竞争力。


  中国市场内部需求不足: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持续调整直接传导至下游家具、装修等行业,导致对木材的中端需求整体疲软。在景气预期不明朗的背景下,进口商普遍采取“去库存”策略,采购节奏以即期刚需为主,大规模补货意愿较低。想了解更多木业信息,欢迎关注木材之家mucaihome.com。

免责说明:文字来源于木材之家原创,如图片涉及版权问题,请版权方与本网站取得联系。
相关标签: 原木价格行情
二维码

扫码打开手机看资讯

无需下载APP

资讯随时随地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