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季期间,喀麦隆运营商曾借道路修缮窗口短暂抬升木材产出;然而需求端持续低迷,生产节奏已同步缩减。中国采购端尤为冷淡,买气不足令当地经营商普遍承压。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8月,中国自喀麦隆进口的木材仅1.89万立方米,为2025年以来最低,同比骤降52.9%,环比7月再跌43.1%;对应金额623万美元,同比、环比分别下滑52.9%和41.6%。年初至今,各月进口量均低于上年同期,下行趋势贯穿全年。
其他市场方面,喀麦隆在中东的销售情况保持稳定,特别是大绿柄桑、沙比利以及其他红木材种货流稳定,但对低密度材种的询价较少,销售持续低迷。
在欧洲市场,由于喀麦隆供应商能够高效响应小规模、短期的合同,因此能快速锁定即期订单。然而CITES许可链条繁复,文件审批平均周期拉长,导致欧洲进口商到港时间不确定、资金占压上升,合规成本同步向上下游传导,部分欧洲买家面临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喀麦隆木材行业继续处于“政治+气候”双高风险区。10月12日的总统大选迫近,主流法律意见认为仅需在10月10—14日选举窗口期停产即可,但多数工厂为规避潜在骚乱,仍计划9月底提前关停。
此外,持续暴雨已造成采伐与运输延误,产量相应收缩;中资工厂中逾半数已处于关停状态。政局不确定性与需求疲软叠加,部分运营商已于9月上旬提前撤离,预计选后10月底陆续返厂。同时,国内产能利用率同步回落,新增合同交付或将延后。想了解更多木业信息,欢迎关注木材之家mucaiho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