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方面消息,7月和8月,中国和印度市场表现平平,两地原木价格均呈现出略微下调的趋势。但好在两地市场基本面持续保持平稳态势,未出现大幅波动。
来看8月新西兰原木到岸中国情况。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8月,中国自新西兰进口的原木达到131.4万立方米,同比下降6.3%,对比7月进口减少10.3%。8月平均进口单价下降8.1%。
其中,辐射松作为进口主力,8月原木和锯材进口表现均呈现下降趋势:
截面尺寸≥15cm的辐射松原木进口123.6万立方米,同比下降3.7%;平均进口单价111美元/立方米,跌幅7.7%;
横截面尺寸<15cm的辐射松原木进口量仅1.45万立方米,同比下降24.8%;平均进口单价96美元/立方米,跌幅12.4%;
锯材方面,进口量为2.64万立方米,同比下降12.2%;逆势上扬5.1%至237美元/立方米。
同期,花旗松原木进口下滑趋势更为明显:
截面尺寸≥15cm的花旗松原木进口4.06万立方米,同比下降47.9%;平均进口单价115美元/立方米,跌幅13%;
横截面尺寸<15cm的花旗松原木进口量为2002立方米,同比下降24.8%;平均进口单价96美元/立方米,跌幅13.3%;
锯材进口量相对较少,仅530立方米,同比下降4.8%;逆势上扬3.9%至190美元/立方米。
相比之下,印度市场修复动能已反超中国,价格稳定在高于第一季度的新水平。当前,每月将有7至8艘原木船抵达印度港口,其中1至2艘来自新西兰。行业人士预计,若印度取消对新西兰的关税,这一数字至少将翻倍。
然而,当前中国市场已出现反弹行情——东部沿海地区原木日用量自8月中旬起再次回升,达到5万立方米以上,尽管夏季创纪录的高温对整体生产效率产生了负面影响,但库存量仍保持相对稳定,供需关系基本平衡。
据新西兰行业媒体报道,9月上旬中国原木日消费量维持在5.5-6万立方米区间,多数评论员认为,伴随秋季施工旺季启动、工地开工率提升,10月中国市场需求和价格有望同步抬升。同时,汇率层面,人民币对美元贬值,这有助于维持出口至中国的净销售价格,有望进一步推升国内现货报价。想了解更多木业信息,欢迎关注木材之家mucaiho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