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1

150

分享

二维码

扫码打开手机看资讯

无需下载APP

资讯随时随地看

区块链破局百亿木材欺诈:FSC Trace平台如何筑牢溯源防线?
来源:木材之家
2025-10-30 10:28

  2025年5月,FSC(森林管理委员会)区块链平台“FSC Trace”正式上线,有望成为遏制全球认证林产品欺诈的关键。据FSC介绍,该平台前身为FSC Blockchain,与World Forest ID的同位素标记、基因检测技术结合,形成多重验证体系,精准核查高风险木材来源。


  该平台的推出,直接源于一份环保组织报告的推动。报告指出,全球范围内价值100亿至300亿美元的认证林产品存在虚假标注问题,其负责人直言,部分企业销售的FSC认证产品数量远超实际采购量,本质是将认证标签违规贴在非认证木材上的欺诈行为。



  FSC前道德规范总监也佐证了这一乱象,他表示任职期间,体系内20%至30%的投诉都与虚假认证相关,且这一问题并未得到改善。对此,FSC迅速反驳,称相关指控缺乏依据,且基于过时信息,无法反映当前认证体系的实际情况。


  事实上,全球木材供应链的追溯难度正不断加剧,传统追溯系统已难以满足合规管理需求。而FSC Trace平台的核心优势正在于此,它通过安全的数字记录系统,留存经过验证的交易数据与产地信息,实现供应链各环节的高效核查与溯源。


  针对俄罗斯、白俄罗斯非法木材渗入全球供应链的担忧,FSC回应称,自2022年乌克兰战争爆发后,已取消俄罗斯所有森林的管理认证,导致3600万公顷森林失去认证资格。不过数据显示,全球认证森林总面积仍增长近6%,达1.67亿公顷,监管链认证数量也同步提升。


  澳大利亚农业部发布的报告,进一步印证了木材认证欺诈的普遍性。这份由专业机构编制的报告,在相关问题被披露后依据《信息自由法》公开,结果显示50%受检木制品的来源无法核实,其中进口产品问题尤为突出——74种进口产品中37种的产地或分类信息与标注不符,检测失败率高达50%。

  值得注意的是,该机构此前已发现英国7.5%的房屋建筑用木材源自俄罗斯寡头控制的森林。此次报告更揭示,澳大利亚本土产木材标注全部准确,但63%带有私人认证标志的进口木材标注存在错误。这一差异直指第三方认证体系的短板,即进口商过度依赖认证标志,忽视了木材来源的合法性风险。


  此次检测覆盖174种木制品,受影响的进口品类十分广泛,包括橡木、柚木等实木制品,以及贴面材料、工程木、胶合板等加工产品。业内分析认为,FSC Trace平台的区块链不可篡改特性,结合同位素、基因检测等技术,有望形成“技术+认证”的双重保障。不过,该平台能否真正根除百亿级木材欺诈乱象,仍需在全球供应链的复杂实践中接受检验。想了解更多木业信息,欢迎关注木材之家mucaihome.com。

免责说明:文字来源于木材之家原创,如图片涉及版权问题,请版权方与本网站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