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

178

分享

二维码

扫码打开手机看资讯

无需下载APP

资讯随时随地看

破局与僵局:气候谈判的喜与忧
来源:木材之家
2025-11-24 16:31

  在亚马逊边缘的谈判现场,数万名代表历经两周酷暑与突发灾害的考验,让第三十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进程充满波折。尽管环境恶劣,这场被东道主称为“真理峰会”的谈判确有实质性突破,但核心的化石燃料议题仍陷入僵局。


  此次谈判最鲜明的特点是“场外突破、场内受限”。东道主推动的逐步淘汰化石燃料路线图虽获180余国支持,甚至包括部分能源出口国,但因部分国家强烈反对,相关内容最终被从决议中删除。取而代之的“全球实施加速计划”,仅模糊提及控温1.5摄氏度目标,缺乏刚性约束。



  资金议题呈现分化态势。热带森林基金创下95亿美元募资纪录,为遏制砍伐、保护碳汇提供了关键支撑,92国还承诺制定相关行动计划,这类非正式合作成为亮点。但气候适应资金谈判遇阻,原本2030年倍增的目标被推迟至2035年,且未明确资金基数,令易受灾害的贫困国家失望。


  大国角色缺位加剧了博弈难度。作为最大历史排放国的缺席,直接削弱了资金支持力度;原本被寄予厚望的能源大国未承担起领导责任,反而聚焦自身利益。最终,小国、原住民团体与民间社会成为行动主力,数万人的街头游行彰显了公众对气候行动的迫切需求。


  COP30的遗产颇具争议:化石燃料议题的失败暴露了共识机制的缺陷,也凸显减排承诺与实际行动的差距。但近半数国家愿自主推进减排、场外合作成效显著,也为气候治理提供了新路径。全球气候谈判已迈入“务实行动”阶段,唯有突破利益羁绊、强化多元协作,才能真正逼近控温目标。想了解更多木业信息,欢迎关注木材之家mucaihome.com。

免责说明:文字来源于木材之家原创,如图片涉及版权问题,请版权方与本网站取得联系。
相关标签: 国际木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