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红酸枝木(绒毛黄檀)

    红酸枝木因在锯解时会散发出类似醋酸的气味而得名,在中国广东一带俗称“酸枝木”。其木材色泽呈枣红色,因此在长江以北地区又常被称为“红木”或“老红木”。由于长期过度采伐等因素,红酸枝木的原生树种资源已处于濒危状态。截止至 2023 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显示:赛州黄檀被评为近危物种,而交趾黄檀、中美洲黄檀、奥氏黄檀及微凹黄檀则已被列为极危物种。在《国家红木标准》(GB/T 18107-2017)里,被归类到黄檀属红酸枝木类。

  • 中文名称红酸枝木(绒毛黄檀)
  • 别称绒毛黄檀
  • 豆目
  • 黄檀属
  • 拉丁学名Dalbergiaspp.
  • 双子叶植物纲
  • 豆科

基本特征

其心材颜色为深红褐至紫红色,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因氧化而逐渐加深;边材则呈浅黄白色。木材纹理多呈交错或波浪状,常伴有黑色或深褐色条纹(俗称“黑筋”)。材质含油量高,经抛光后能展现出柔和而温润的光泽。

木材特性

密度:气干密度在 0.85–1.15 g/cm³ 之间,可沉于水。

硬度:硬度高(莫氏硬度约 4–5),耐磨性佳,非常适合用于精细雕刻和高端工艺制作。

稳定性:干燥后的收缩率较低,不易出现变形与开裂,但需采用缓慢干燥方式,以防内部产生裂纹。

耐腐性:属天然高耐腐木材,因其致密结构、丰富油性及心材稳定性,使其具备远超普通木材的抗腐防虫能力。

分布区域

主要分布于东南亚的老挝、柬埔寨、缅甸,以及中美洲的墨西哥。


主要用途

用于高档家具、工艺雕刻及装饰建材,如太师椅、乐器配件、地板和屏风等。

红酸枝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