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竹子
山竹子木,学名 Corethrodendron fruticosum,归属于藤黄科山竹子属。其木材为典型的散孔材,微观结构颇为独特。在放大镜下,管孔清晰可见,数量略多且孔径略小,紧密排列。木材结构十分细密,呈现出精致的纹理。
从木材外观来看,心材与边材界限分明。心材色泽诱人,呈现出温暖的黄褐色或鲜艳的橘红色,边材则为淡雅的浅黄色,宽度大致在 2 - 3 厘米。树皮同样引人注目,灰褐色的外皮布满龟裂,仿佛岁月留下的痕迹;内皮颜色从明黄色过渡至黄褐色,内部韧皮纤维发达,展现出强大的韧性 。
- 中文名称山竹子
- 别称山橘子木、竹橘子木
- 目-
- 属山竹子属
- 拉丁学名Corethrodendron fruticosum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科藤黄科
形态特征
心边材区别明显,心材黄褐色或橘红色,略具细条纹;边材浅黄色,宽 2-3cm,生长轮不明显。
木材特性
具光泽; 有蜡质感;滋味微苦。纹理直; 结构细而匀; 材质中至甚重硬; 强度高。加工困难,刨面光滑;油漆性能好; 握钉力强,须钻孔。很耐腐。干燥困难,易面裂。气干密度 0.69~1.12g/cmi。
分布区域
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区域,巴布亚新几内亚以及非洲南部均有其踪迹。而在中国,它广泛分布于云南、广西、广东、江西、福建以及台湾等地。通常,山竹子木生长在海拔 100 - 1900 米的山坡之上,无论是疏林之中,还是密林深处,都能发现它的身影。
主要价值
适用于承重构件、船龙骨、汽锤垫板、桥梁、码头用材、重型地板、旋切单板、高级家具、乐器材料等。木材材性具光泽;有腊质感;滋味微苦。纹理直;结构细而匀;材质中至甚重硬;强度高。加工困难,刨面光滑;油漆性能好;握钉力强,须先钻孔。很耐腐。干燥困难,易而裂。气干密度0.69g~1.12g/c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