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当前位置:

黄胆木

    黄胆木,学名 Nauclea diderrichii,在木材领域占据独特地位。它有着诸多不规范名称,如黄乳木、黄档木、鸟檀等。由于地域差异,其称谓也不尽相同。在巴新,它被称作 Yellow Cheesewood(代码 CWY);在印尼,名为 Bengkal、Gempol;在菲律宾,则叫 Bangkal。此外,还有人误称其为黄花梨、黄檀木、金象牙等,但这些名称并不准确,易与其他木材混淆。

  • 中文名称黄胆木
  • 别称黄乳木、黄心木、乌檀、狄氏黄胆木、黄木树、胆木、树黄柏
  • 茜草目
  • 乌檀属
  • 拉丁学名 Nauclea diderrichii
  • 双子叶植物纲
  • 茜草科

基本特征

心材呈金棕色或橙色,随着时间的推移颜色会变深。边材呈浅黄色,与心材界限明显。纹理通常相互交错和/或不规则。质地均匀粗糙,具有良好的自然光泽。

木材特性

黄胆木木材光泽显著,具独特油润质感。纹理略显交错,结构细密且均匀。其重量、硬度与强度皆处于中等范畴,气干密度在 0.58 - 0.66 克 / 立方厘米之间。
加工性能方面,黄胆木表现出色,切割、雕琢等工序操作简便。油漆与胶粘性能俱佳,涂料附着牢固,与其他材料胶合效果良好。耐久性上,该木材略具耐腐性。干燥性能优良,不过可能会出现轻微翘曲现象。

分布范围

黄胆木分布广泛,主要集中于热带地区。在热带非洲,赤道几内亚、利比里亚、喀麦隆、加蓬、刚果等国是其重要原生分布地。这些地区终年高温多雨,属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为黄胆木的生长缔造了理想环境。充沛的降水与充足的光照,助力其茁壮成长,因此非洲成为全球黄胆木资源的重要输出地,在木材贸易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在热带亚洲,印度、斯里兰卡以及东南亚部分地区,诸如印尼、菲律宾等地亦有黄胆木分布。亚洲的热带区域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黄胆木在此适应环境并不断繁衍。以印尼来说,其岛屿众多,气候多样,部分地区的气候条件与黄胆木的生长习性高度契合,使得黄胆木在当地森林生态系统中占据一定比例。

 

大洋洲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同样是黄胆木的重要分布区域。该国属热带气候,拥有广袤的原始森林,森林覆盖率颇高,为黄胆木的生长提供了广阔空间。在巴新,黄胆木常与其他热带树种混生,形成独特的森林景观。并且由于其资源相对丰富,在当地木材产业中亦扮演着重要角色,是重要的出口木材品种之一。

主要用途

适用于旋切单板、胶合板、模型、食品容器、家具、地板、- -般建筑、轻型结构、工具手柄、雕刻等。

黄胆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