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当前位置:

红椿木

    红椿是楝科香椿属的大乔木。小枝初时被柔毛,渐变无毛,有稀疏的苍白色皮孔;叶为羽状复叶;圆锥花序顶生;花长约5毫米,具短花梗,长1-2毫米,花萼短;花瓣长圆形,先端钝或具短尖;雄蕊约与花瓣等长,花丝被疏柔毛,花药椭圆形;花盘与子房等长;花柱无毛,柱头盘状;蒴果长椭圆形,干后紫褐色,有苍白色皮孔;花期4-6月,果期10-12月

  • 中文名称红椿木
  • 别称红楝子、赤昨工、埋用、赤蛇公、南亚红椿、香铃子
  • 芸香目
  • 香椿属
  • 拉丁学名Toona ciliata Roem.
  • 双子叶植物纲
  • 楝科

基本特征

通用名:香椿学名:Toona ciliata分布:南亚和澳大利亚

树木尺寸:高100-130英尺(30-40m),树干直径3-5英尺(1-1.5m)平均干重:30lbs/ft3(485kg/m3)比重(基本,12%MC):.40,.49

Janka硬度:700磅f(3,130N)

断裂模量:10,370lbf/in2(71.5MPa)弹性模量:1,336,000lbf/in2(9.22GPa)抗碎强度:5,240lbf/in2(36.1MPa)收缩率:径向:3.8%,切向:6.3%,体积:10.8%,T/R比:1.7

分布区域

国内:主要分布于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四川和云南等省区。

国外:分布于印度、中南半岛、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

 

木材特性

材质硬度:硬度适中,具有良好的抗压强度和抗磨损性能,能够承受一定的重量和压力,在日常使用中不易出现明显的凹痕或划痕。

纹理色泽:纹理通直自然,呈现出简洁流畅的美感,纹理清晰细腻,富有层次感。其心材为深红褐色,边材颜色较浅,多为黄白色或浅黄褐色,色泽温润柔和,给人以温暖舒适的视觉感受,具有较高的装饰价值。

结构特征:结构细致均匀,木纤维排列紧密且规整,肉眼可见其细腻的质地。气干密度通常在0.56-0.64g/cm³之间,这使得木材稳定性较好,不易因外界环境变化而产生明显的变形或开裂问题。

耐久性:具有一定的耐久性,其木材中含有一些天然的抗腐蚀物质,对腐朽菌和害虫有一定的抵抗力,在正常的使用环境下,能够保持较长时间的稳定性和完整性,不易受到虫蛀和腐朽的影响。

主要用途

家具制造:红椿木心材呈深红褐色,边材颜色较浅,纹理通直,结构细腻,花纹美观,质地坚韧,是制作高级家具的优质材料,适合用于床、柜子、桌子等各类家具的制作。

建筑材料:红椿木可用于建筑的梁、柱、门窗框架等结构部件,其承重性强,干燥速度快,变形小,能够满足建筑结构的性能要求。

其他用途:红椿木还广泛应用于旋切单板、刨切微薄木、高级装饰胶合板、细木工、室内装修、雕刻、钢琴外壳及雪茄烟木盒等领域。其树皮富含鞣质,可用于提制栲胶。

生态价值:红椿枝叶的氯仿萃取物和乙酸乙酯萃取物对水稻主要害虫褐飞虱的产卵忌避率分别高达98.17%和88.70%,对菜青虫也具有一定的拒食活性。在红椿适生地区,可通过营造农田林网进行生物防治,有效控制作物害虫。此外,红椿杉木马尾松、云南松等混交造林,能够解决人工纯林连栽导致的地力衰退问题,提高土壤肥力,改善林木生长环境,减轻虫害。

药用价值:据《中华本草》记载,红椿木具有清热除湿、杀虫止痛的功效,其树皮和树叶常被入药,用于缓解多种病症。

 

保护现状

国家 Ⅱ 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红椿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