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椿
红椿木,学名 Toona ciliata Roem,作为楝科香椿属的落叶或半常绿大乔木,堪称木材界的 “瑰宝”,已被列入我国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名录。它广泛分布于亚洲热带、亚热带地区,在中国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地扎根生长,同时在印度、缅甸、越南、马来西亚等国也能觅得其身影。
红椿木生长态势迅猛,在适宜环境中,树高可突破 30 米,胸径达 1 米,通直圆满的树干是其显著特征,凭借这些优势,它成为了备受珍视的优质木材资源 。
- 中文名称红椿
- 别称红楝子、赤昨工、埋用、赤蛇公、南亚红椿、香铃子
- 目无患子目
- 属香椿属
- 拉丁学名Toona ciliata Roem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科楝科
基本特征
红椿木的心材颜色丰富,从浅红棕色到红褐色不等,边材则为浅黄色或白色,心边材区别明显 。木材表面具有光泽,纹理直且略交错,结构细而均匀,展现出独特的美感。在放大镜下观察,管孔肉眼下明显,略少,略大,单管孔,少数径列复管孔(2 - 3 个),管孔内含丰富的侵填体;轴向薄壁组织放大镜下明显,环管束状及短翼状;木射线放大镜下可见,略密,甚窄 。这些微观结构特征,不仅赋予了红椿木独特的外观,也影响着其物理性能和加工特性。
木材特点
红椿木气干密度约为 0.56 - 0.63g/cm³,密度适中,材质软硬适中,重量较轻,便于加工和搬运 。木材的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和抗剪强度表现良好,具有一定的韧性 。这意味着红椿木在承受压力和弯曲时,不易断裂,能够适应多种使用场景。还具有天然的耐腐性能,尤其对白蚁等害虫有较强的抵抗力。
分布区域
主要分布于中国的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地,以及印度、缅甸、越南、马来西亚等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主要用途
家具制造
红椿木可用于制作餐桌、餐椅、衣柜、床具等各类高档实木家具。
室内装修
适用于地板铺设、护墙板制作、门窗打造以及装饰线条加工等室内装修环节。
建筑结构
常用于建筑中梁、柱、檩条等结构部件的制作,也适用于传统建筑和古建筑修复。
工艺品制作
可雕刻成木雕摆件、首饰盒、筷子等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