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状黑黄檀
刀状黑黄檀是黄檀属(Dalbergia cultrata)中极具代表性的珍稀树种,与大红酸枝(交趾黄檀)同属该属,并在国家红木标准中被归为“黑酸枝”类。由于材质出众且资源稀缺,近年来在红木收藏市场愈加受到重视。然而其野生资源已处于濒危状态,主要分布于缅甸,年出口量不足百吨。目前,该树种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国际间的野生资源贸易受到严格限制。
- 中文名称刀状黑黄檀
- 别称缅甸黑酸枝、缅甸黑檀、老挝黑酸枝、英檀木
- 目豆目
- 属黄檀属
- 拉丁学名Dalbergiacultrata
- 纲木兰纲
- 科豆科
基本特征
新切面呈紫褐至黑褐色,氧化后会变为深紫黑色,类似小叶紫檀。边材为浅黄白色,与心材形成鲜明对比,纹理多为交错状,常带紫色或黑色条纹。木材油性充足,抛光后可显现金属般光泽,新切面散发微弱酸香。
木材特性
密度:气干密度约 0.95–1.15 g/cm³,可沉于水。
硬度:莫氏硬度约 4.5,高于多数红酸枝木,耐磨性强。
稳定性:干燥后极为稳定,抗变形能力优异。
耐腐性:耐腐性强,主要得益于其富含酸性树脂、鞣质及抑菌成分,同时木质致密、纹理紧密,能有效阻挡水分和微生物侵入,从而长期抵抗霉变和腐朽。
分布区域
主要分布于缅甸北部和老挝东北部,这些原生林集中区成材周期可达百年以上,天然资源极为稀缺。
主要用途
用于高档红木家具、精细工艺品及高端定制装饰,如榫卯家具、木雕摆件和屏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