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松
湿地松(拉丁学名:Pinus elliottii )作为常绿大乔木,它树干挺拔通直,株高可达 25-35 米,树皮呈灰褐色,会沿纵向开裂并剥落为鳞状块片。其原产于美国东南海岸,后被广泛引种至我国长江流域及华南地区,是一款强度出众、树脂含量丰富且极易进行防腐处理的重要工业用材。尽管其自身已具备一定耐腐性,但经人工防腐处理后,使用寿命大幅延长,最终成为备受青睐的户外专用木材,广泛应用于园林景观营造与建筑结构搭建。
- 中文名称湿地松
- 别称爱利松、池松
- 目松目
- 属松属
- 拉丁学名Pinuselliottii
- 纲松纲
- 科松科
基本特征
边材色泽浅淡,介于近白色与淡黄或橙白色之间;心材区域色泽显著,呈现为淡红褐色或浅褐色。木材纹理总体通直,年轮细密。因其长期生长于湿地环境,缺乏明显的季节性生长节律,木质部形成细腻的纹理走势,时而伴有自然的曲线与纵横交错的独特花纹。
从木材构造来看,湿地松纹理多保持通直状态,不过肌理质感存在差异,介于中等与粗糙之间,且均匀度欠佳。
木材特性
气干密度:约 0.60-0.68g/cm³
加工特性:良好,无论是切割、钻孔还是钉接与粘合,操作都较为简便。
耐腐性:天然含有松脂,具备一定的防腐性能,能在潮湿环境中维持较长使用周期而不易腐朽。
分布区域
原产于美国东南海岸,后被广泛引种至我国长江流域及华南地区。
主要用途
可用于制作户外材、造纸、托板、包装箱、提炼松香或松节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