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在埃及沙姆沙伊赫正式开幕,直至18日才结束。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会议的聚焦点在“落实承诺”上。早在200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哥本哈根大会上,发达国家就做出承诺,到2020年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气候资金支持,但目前距离2022年结束只剩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该承诺还尚未兑现。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United Nations Climate Change Conference)是联合国主办的会议,该会议于1995年起开始举办,除了2020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因疫情延迟到了2021年举行之外,每年都会在世界不同地区轮换举行。在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世界气象组织发言表示: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全球变暖将会对未来的人类生活带来带来深远影响。回看2022年的气候变化以及极端天气带来的灾害,确实如世界气象组织所言。
一个国家的制造业比例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节能减排进程,在不少发展中国家,制造业仍是重要的产业。因此如果想实现全球在21世纪的下半个世纪下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离不开科技和金融的帮助。据联合国有关机构测算,全球预计需要近100万亿美元投入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等领域,需要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所需的资金和技术。
由此可见,想要实现碳中和,发达国家承诺的这笔资金还是很重要的,虽然不少西方国家仍在拖延和质疑,但本次大会主席舒凯里表示,此次的会议旨在推动在“承诺兑现不迟于2024年”,第27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还在进行中,在资金承诺兑现这件事上的协商结果还未明确,但可以确定的是,如果发达国家可以在2024年前兑现,实现全球碳中和目标的速度会更快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