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即将生效的欧盟森林砍伐法规(EUDR),印度尼西亚正加速构建森林产品溯源体系。由本土环保组织"根脉守护者"(Kaoem Telapak)研发的地面实测数据平台(GTID)近日投入运行,通过实时采集非法油棕种植、无证林地采伐等违规证据,为热带木材出口构筑合规防线。
据该组织高级活动家丹尼·巴塔拉介绍,这套融合卫星遥感与地面验证的数字化系统,可精准定位偏远地区的环境违法行为。"传统监测依赖事后卫星影像分析,而GTID实现从源头即时取证,让执法干预窗口前移。"目前该平台已开通网页端和安卓离线数据采集功能,特别适用于网络覆盖薄弱的林区。
欧盟委员会去年通过的这项全球最严森林法案,正引发木材贸易格局震荡。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最新研究显示,到2050年印尼、巴西等高砍伐风险国家的原木出口量或锐减25%-38%,而加拿大、美国等可持续供应国产能预计增长1.4%和0.1%。研究负责人克雷格·约翰斯顿警告,这将导致全球锯材和板材价格结构性上涨。
值得关注的是,GTID平台采用"地面举证-云端整合"的逆向监管模式,与全球森林观测系统(GFW)形成互补。后者基于卫星影像的宏观监测,而印尼新系统强调社区监察员提供的微观实证,包括地理坐标、影像及冲突描述等多维数据。"这种双重验证机制能有效区分合法开发与非法砍伐。"巴塔拉强调。
行业观察指出,随着EUDR过渡期结束,全球价值超万亿美元的林产品贸易将进入"合规通行证"时代。除印尼外,马来西亚、巴西等木材出口大国也在加紧完善供应链溯源体系,一场围绕生态认证标准的国际贸易博弈正在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