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项发表于《自然·通讯》的研究引发关注,揭示了英国在实现净零目标过程中面临的林业困境。
英国作为世界第二大木材产品进口国,其森林覆盖率仅为国土面积的13%。对进口木材的高度依赖,不仅使英国的净零战略面临风险,还可能增加全球排放。这一现状亟待改变,凸显出英国扩大自身森林冠层的紧迫性,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木材需求。
班戈大学教授约翰·希利及其团队的研究表明,英国林业存在三大挑战。首先,针叶林扩张停滞长达30年,导致可采伐木材供应预计在2039年后下降,土地利用优先事项的调整势在必行。其次,在害虫、疾病和干旱威胁加剧的情况下,维持森林生产率至关重要。最后,提高木材使用效率,遵循循环经济原则,减少浪费和重复使用木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此前,斯塔默政府曾强调增加建筑用木材和森林覆盖面积的重要性,称这是实现净零目标的有效途径。然而,英国国内仅能自给20%的木材需求,这使其暴露于全球价格波动和“木材安全”风险之中。因此,限制对木材进口的依赖,避免碳排放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海外转移,成为英国必须面对的政策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北方 boreal 森林的密集采伐可能削弱使用木材的气候效益,释放的碳量可能超过节省的碳量。为此,研究人员与Woodknowledge Wales合作,开发了新的评估框架,并呼吁采取可持续的国内木材生产方法。
随着木材需求的逐年增长,英国的生产性森林面积和树木生长速度需显著提升,以确保长期的气候效益。这一研究为英国的林业发展和净零目标实现提供了重要参考,也引发了全球对于可持续林业和木材生产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