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该州经济的重要支柱,密苏里州的林产品行业每年贡献超过100亿美元。过去,美国密苏里州的木材行业曾是中美贸易的受益者之一,但随着特朗普政府时期加征关税政策的持续发酵,这一传统产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冲击。
出口订单骤减、市场价格暴跌、企业生存艰难——这场由政策引发的“蝴蝶效应”,让依赖国际市场的密苏里州木材行业在即将到来的夏季却又陷入“寒冬”。
根据密苏里州林产品协会的数据,该州约60%的木材原计划出口至中国,但自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后,这一贸易通道几乎被“斩断”。协会执行董事布莱恩·布鲁克希尔(Brian Brookshire)直言:“国际出口受阻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他进一步解释,原本用于出口的木材被迫转回美国国内市场,但由于需求有限导致价格持续下跌,企业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
随着国际市场的持续萎缩,位于费耶特市的一家公司表示,其出货量已停滞不前,库存积压量不断增加。密苏里太平洋木材公司(MOPAC)是受冲击最严重的企业之一,该公司总裁巴基·佩斯卡利亚(Bucky Pescaglia)透露,与中国的贸易已“完全中断”,甚至运输途中的木材也陷入僵局。
“我们尝试改道运输、退回货物或转向其他市场,但效果微乎其微。”佩斯卡利亚表示,“当前困境远超2018年经贸摩擦时期。”
行业内部人士指出,东南亚、欧洲等替代市场对木材规格和价格的要求与美国产能不匹配,加之国际物流成本攀升,企业转型举步维艰。布鲁克希尔坦言:“许多中小型厂商已濒临破产边缘。”
目前,出口受阻引发的连锁反应正在美国国内木材市场蔓延。大量囤积的木材导致美国国内市场价格持续走低,而企业为维持现金流不得不降价抛售,形成恶性循环。密苏里州林产品协会警告,若政策环境无改善,未来一年内该州或有超过30%的木材企业被迫关停。
在国内市场方面,根据木材商此前反馈,由于用料、材质和规格的差异,国内南北方的北美材市场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具体而言,在以青岛为代表的北方市场,北美材价格正经历大幅下跌;而在南方市场,尽管价格处于上涨趋势,但实际出货量却极少,甚至出现库存积压情况。
与此同时,海关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在双方关系尚未陷入僵局之前,中美木材贸易展现出复杂态势:贸易额同比增长5%,达到3.3亿美元;然而,进口量却同比减少9%,降至62万立方米,与此同时,平均单价却大幅上涨16%。行业人士分析后续,高额关税将迫使中国企业转向其他低价供应国,而美国木材市场将面临供需失衡加剧,行业前景堪忧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