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美国商务部日前已就2023年第六次行政复审所涉及的加拿大进口软木木材,确定了最终的综合反补贴税和反倾销税税率,范围在26.47%至47.65%之间。
加拿大不同木材公司所承受的总税率不同:
Canfor所承受的总税率最高,反补贴税率为12.12%,反倾销税率为35.53%,总税率达到47.65%;
West Fraser公司的总税率最低,反补贴税率为16.82%,反倾销税率为9.65%,总税率达到26.47%;
其余大多数加拿大出口商所适用的税率被设定为35.19%,其中包括14.63%的反补贴税率和20.56%的反倾销税率。
据了解,随着国际市场需求持续疲软,叠加美国加征高额关税,加拿大的中小型锯木厂基本处于亏损边缘,依赖林业的城镇陷入衰退,同时对美国出口的木材价格竞争力亦有所下降。
木材巨头Interfor日前公布的二季度营收情况中透露,在此前综合税率为14.4%的情况下,该公司支付了高达3620万美元的关税支出;截至季度末,累计支付的关税已达6.215亿美元。行业人士表示,美国关税正不断侵蚀加拿大木材企业的利润。
为挽救加拿大木材行业,日前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Mark Carney)宣布了一系列“救助”木材行业举措,旨在应对美国关税冲击的背景下,助力软木木材行业快速实现转型以保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并减少对美国单一市场和高关税的过度依赖。其中包括:
提供高达7亿加元的贷款担保,确保企业在转型和重组运营期间能够得到融资和信贷支持;
投资5亿加元,用以增加国内木材加工和增值生产;
通过《劳动力市场发展协议》提供5000万加元,用于对6000多名受影响的软木木材工人进行技能提升、再培训和收入支持;
推出“加拿大建造”计划,在建筑中将优先选用加拿大本土材料。
加拿大这一“促升级+拉动内需”的操作,是为“输血”更是“造血”。然而,这12亿能否真能救活加拿大木材行业,摆脱美国关税“紧箍咒”,取决于企业能否抓住资金成功转型。
美国和加拿大“闹掰”,而中国又暂停进口美国原木,连带美国锯材进口出现下滑,在此情况下,中国又会否“接盘”加拿大木材?
答案并不理想。
中国进口的美国木材多为橡木和其他北美硬阔叶木等高价值硬木类,占进口总量约77%;而加拿大的木材出口主要以云杉、松木、铁杉和辐射松等软木类,出口至中国的木材约94%为软木。从木材种类上看,它显然并不符合中国市场缺失的硬木资源。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暂停进口美国原木后,加拿大对中国出口的橡木原木份额却有了显著提升,上半年对华出口数量增长了1.18倍。但随着中国木材进口市场表现持续低迷,对加拿大木材进口整体却是减少了13.8%的量。因此,短期内中国市场恐难以“啃下”更多木材。
再来说回美国和加拿大的软木木材之争,加拿大一贯是美国木材“后备供应基地”,目前向美国市场供应约120亿板英尺的软木木材,基本上满足美国软木消费的四分之一。然而,行业人士分析,结合美国当前的软木产能,即使在有利条件下,也需要三到四年的时间来建设所需的30亿至40亿板英尺的锯木厂产能,才能替代加拿大的供应。
因此,美国要在短时间内填补这一巨大缺口较为艰巨。行业人士表示,短期内,美国提高加拿大软木关税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和价格上涨,但从长远来看,木材关税不太可能达到其他行业可能出现的高水平。后续加拿大政府及企业或许会陆续出台措施应对,以及不排除美、加两国将就此事重回谈判桌。想了解更多木业信息,欢迎关注木材之家mucaiho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