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纸化”通关!中澳木材贸易按下快进键,16亿大单复苏信号拉响!
来源:木材之家
2025-08-14 16:36

据悉,日前中澳双方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与澳大利亚农业、渔业和林业部关于开展农食产品证书无纸化合作备忘录》,此后,中澳两国之间曾经高达每年16亿澳元的木材贸易将实现“无纸化”,纸质卫生与植物检疫证书将由电子证书(eCertificate)所取代。


国外行业媒体《木材中心》(Wood Central)报道,该协议为澳大利亚政府新近签署的双边协定之一(另一份与泰国达成),将推动未来数年两国在木材、龙虾、葡萄酒、大麦、煤炭、棉花、铜及红肉等商品的贸易规模显著扩张。



2020年末,中国暂停与澳大利亚的原木贸易,随即引发进口结构显著调整:新西兰辐射松凭借量大价廉的优势,迅速填补澳洲辐射松留下的市场缺口。


此前,澳大利亚作为中国针叶原木的稳定来源国,年供应量约占中国针叶原木总进口量的10%,在中国针叶原木供应国中排名第四,辐射松品类中则位居第二。



尽管中澳原木贸易已于2023年5月重启,但实际复苏节奏远低于市场预期。该年份进入中国市场的澳大利亚木材约为3万立方米,原木更是少之又少,仅有2203立方米。


时隔一年,即便中澳木材贸易恢复进程加快,2024年对华原木出口量提升至66万立方米,占比约90%,但其规模仍仅为2020年423万立方米的15%左右。



时间来到2025年,澳大利亚与中国的木材贸易又有怎样的变化?


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自澳大利亚进口的木材总量达到27.7万立方米,同比下降21.8%;其中,原木进口达到25万立方,依然是占进口总量的90%左右。



行业人士认为,尽管短期内中国对澳大利亚的木材年进口量尚难迅速回升至此前高位,但电子证书的引入已构成关键拐点。结合通关效率提升与合规成本下降,澳大利亚对华木材出口有望从低位逐步修复,并向16亿澳元的峰值区间回归。对中国下游的木材加工、家具制造及建筑装饰行业而言,这一政策将带来更稳定、高效的原木供应来源。想了解更多木业信息,欢迎关注木材之家mucaihome.com。

免责说明:文字来源于木材之家原创,如图片涉及版权问题,请版权方与本网站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