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房地产下行周期、消费意愿收缩与劳动力结构变化形成共振,中国家居行业正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度调整。国家统计局最新披露的数据,不仅勾勒出行业短期承压的严峻图景,更预示着一场关乎生存与转型的淘汰赛已然开启。
行业遇冷下,企业业绩表现也集体承压,其影响更沿产业链向上传导至木材等供应商领域。据2024年上市家居企业半年报数据显示,140家样本企业中,超半数出现营收与净利润双降,定制家居企业欧派家居2024年上半年营收85.83亿元同比下降12.81%,净利润9.9亿元同比下滑12.61%;家居企业订单收缩、库存高企直接导致木材采购需求锐减,部分中小木材供应商面临订单量下滑30%以上的压力,价格竞争加剧与回款周期拉长等问题凸显,行业生存链条承压明显。
更严峻的是,2024年以来全国已有多家家居企业因资金链断裂、市场份额被挤压等原因宣布破产,行业亏损潮与退出潮叠加,生存压力渗透至产业链各环节。而在行业缩小的同时,竞争格局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头部企业凭借规模效应、供应链优势与价格战策略持续抢占市场份额,思某库、水某星等头部品牌通过差异化定价已占据国内家居市场50%的份额,剩余近千万家中小企业只能在半壁江山中激烈角逐,渠道挤压、成本高企、品牌力不足等问题让中小企业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行业马太效应愈发显著。
尽管短期承压,但家居行业的长期增长潜力仍值得期待。据行业预测,2025-2030年中国家居行业整体市场规模将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年复合增长率有望维持在8.5%左右,2025年预计达到2.3万亿元人民币,到2030年将突破4万亿元大关,这一增长动能不仅来自刚性消费需求的释放,更源于行业自身的结构升级与产品创新。
当前,消费升级与技术变革正推动家居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智能化与绿色化成两大核心赛道,中研普华数据显示,2030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突破1.5万亿元,语音交互、自适应照明系统、全屋智能联动等技术渗透率将超过60%;与此同时,绿色环保需求持续升温,预计2025年绿色家居产品认证覆盖率将达到70%,循环设计、可拆卸家具、环保材料等领域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2%,成为行业新的增长极。
此外,随着房地产市场进入存量时代,存量房装修需求逐渐释放,2025年新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3.5%的同时,二手房成交同比增9%,为家居行业提供了新的市场机会,而政府出台的家居家装以旧换新补贴政策,也将进一步促进家居消费,为行业转型注入政策动力。想了解更多木业信息,欢迎关注木材之家mucaiho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