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降75.7%!对中国软木出口“雪崩”,欧盟木材业面临双重绝杀
来源:木材之家
2025-09-16 17:14

  近几年,受夏季高温和虫害爆发的侵扰,欧洲软木可采资源量持续收缩;叠加欧盟对俄罗斯木材全面禁运,区域内主要产区优先保障本土市场,导致对中国等海外市场的供给被动收缩。



  以奥地利为例,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前7个月,中国从奥地利进口的木材总量仅为2.36万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54.5%;进口金额达到918万美元,同比下降35.1%。


  这一进口下滑主要是奥地利对华软木出口大幅减少。数据显示,2025年1至7月,中国自奥地利进口的软木同比大幅下降75.7%。其中,冷杉和云杉锯材作为进口主力材种,进口量下滑74.5%至0.95万立方米,进口单价同比增长14.9%;相较于去年,今年新增了506立方米冷杉和云杉原木。



  与软木表现分化,1—7月中国自奥地利进口硬木总量1.34万立方米,同比增34.9%,并带动奥地利木材进口单价整体抬升42.6%。细分来看:


  • 橡木原木进口量同比增长57%,单价仅小幅上调4.5%;


  • 同期橡木锯材量增长34.8%,单价回落7.9%;


  • 山毛榉锯材量增长25.7%,单价下降4.8%。



  然而,总体来看,以奥地利为核心的欧盟产区正面临双重挤压:一方面,软木可采蓄积量连续多年递减;另一方面,《欧盟零毁林法案》(EUDR)拟于今年年底按现行条文生效,要求木材及木制品全链路实现地块级可追溯。


  芬兰的一项研究估算,仅芬兰一国落地 EUDR 的初始合规成本即达2亿欧元,年度运维支出6500万欧元;若推算至整个欧盟范围,行业总成本或达数十亿欧元,且缺乏可量化的经济收益。而尽管奥地利预计2025年木材产能或增长2%,但在EUDR溯源压力及潜在供应受限叠加下,软木实际产量存在10%的下调风险。想了解更多木业信息,欢迎关注木材之家mucaihome.com。

免责说明:文字来源于木材之家原创,如图片涉及版权问题,请版权方与本网站取得联系。
相关标签: 欧洲木材分享
二维码

扫码打开手机看资讯

无需下载APP

资讯随时随地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