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权重够吗?新西兰木材业称新采购规则难阻工厂关闭潮
来源:木材之家
2025-10-10 10:44

  行业领袖指出,新西兰克里斯托弗·卢克森政府推出的新采购规则错失了重振本国木材加工产业的良机。尽管新规要求政府机构在采购中至少考虑10%的"对新西兰经济利益"权重,并在900万美元以下的建筑合同中优先选择国内企业,但业内人士认为这些措施力度不足,难以支撑地方工厂和就业。


  新规于12月1日正式生效,对此,木材加工和制造协会首席执行官马克·罗斯表示,虽然原则值得肯定,但缺乏具体要求政府机构在建筑项目中实际使用当地木材的明确规定。他强调:"我们需要的是像《羊毛法案》那样明确的指令,要求政府在建筑和翻新工程中切实使用本地生产的木材。这样的政府领导力将有助于阻止因近期工厂关闭而导致的社区失业潮。"



  今年8月,卡特·霍尔特·哈维公司宣布关闭位于尼尔森郊外的伊夫斯谷锯木厂,这使得142个工作岗位面临风险,对当地经济造成重大打击。罗斯警告说,10%的权重是一个过于生硬的工具,无法有效帮助木材在与混凝土、钢铁和进口产品等根深蒂固的替代品竞争中胜出。


  目前,新西兰木材加工行业雇佣着超过3万名员工,在截至2024财年通过增值木制品和衍生品的销售为经济贡献了72亿美元。行业领袖建议,若能采用类似《羊毛法案》的采购指令,或建立更清晰的社会价值评分体系,将立即向市场发出支持本土加工能力的明确信号。


  对此,农业和采购部发言人为新框架辩护,称其 deliberately 保持技术中立,为各机构提供了权衡一系列经济效益因素的空间,而非强制规定特定产品偏好。该部目前拒绝制定针对木材的特殊指令。



  与此同时,采购专家和建筑商警告,在当地产能有限的情况下,强制性产品偏好可能会增加成本并使供应链复杂化。他们建议任何偏好政策都应分阶段实施,以避免项目延误和价格飙升。


  WPMA表示将继续向部长和采购官员施压,要求调整新规以符合《羊毛法案》精神,采用更能体现当地就业和全生命周期效益的社会价值评分体系,并通过分阶段实施为国内供应商留出扩产时间。罗斯总结道:"如果政府真想支持区域社区并维持可行的木材加工业,就应该通过采购规则承认本地生产木材的更广泛经济和环境效益。"想了解更多木业信息,欢迎关注木材之家mucaihome.com。

免责说明:文字来源于木材之家原创,如图片涉及版权问题,请版权方与本网站取得联系。
相关标签: 澳洲木材资讯
二维码

扫码打开手机看资讯

无需下载APP

资讯随时随地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