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中方宣布一年内暂停对美加征24%关税(保留10%税率),并取消3月份对美国农产品(大豆、玉米等)加征的10%~15%关税。11月7日,我国解除对美国原木的进口限制。
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第216号公告,基于对美方整改措施的综合评估,并依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及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海关总署决定废止此前发布的《关于暂停进口美国原木的公告》(海关总署2025年第29号)。该决定自2025年11月10日起生效。
此番公告的发布具有双重重要意义:其一,它宣告了海关总署于2025年3月4日颁布的《关于暂停进口美国原木的公告》正式失去效力;其二,它也象征着历经近8个月暂停期的中美原木贸易关系得以重新开启。对于中国进口商而言,这无疑是一个积极信号:不仅可以再度开展美国原木的进口业务,亦可以减少由转运而增加的进口成本。
回顾这8个月,自6月最后一批在途美国原木运抵至中国港口并完成清关手续后,7月至9月的海关进口数据中再无美国原木的身影。而在此期间,国内现有的北美材呈现出显著区域分化:以青岛为代表的北方市场,北美材价格持续下跌;而南方市场虽然出现价格飙升,但实际交易量低迷,部分企业甚至因“有价无市”而导致库存积压。
然而,此次美国原木重返中国市场,并非是简单的“回到过去”。一方面,供应链重建和买卖双方信心修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短期内难以迅速恢复到之前的水平。另一方面,美国原木的回归在补充市场供给的同时,也成为影响价格稳定的新变量。此外,能否顺利被市场消化,关键在于中国市场的整体需求强度。
但也有业内分析指出,不应低估美国原木在中国市场的复苏潜力。长期以来,美国作为中国硬木原木的稳定供应方,具备坚实的市场基础与客户渠道。在这一优势支撑下,市场普遍预期贸易商将逐步恢复采购,从而使中美原木贸易重获回归动能,并有望以更为稳健、可持续的节奏发展。
从当前整体市场态势综合分析,尽管中美原木贸易通道已再度开启,但在实际贸易推进过程中,仍面临诸多现实制约因素。其中,国内进口商需要与美国供应商就价格条款等方面重新展开谈判;叠加船期运输周期,预计在12月底之前,能够实际抵达中国港口并顺利完成清关手续的美国原木数量规模将较为有限。想了解更多木业信息,欢迎关注木材之家mucaihome.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