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社会已同意建立国际碳信用市场,而2025年11月在巴西贝伦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第三十次缔约方会议(COP30),将成为落实这一计划的关键。COP即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是全球各国协商气候议题的核心会议,此前的COP29(第二十九次缔约方会议)已定下碳市场基础框架,COP30的核心任务就是细化框架、推动落地。此次会议被候任主席定位为“落实与适应问题的会议”。
据气候谈判专业律所介绍,COP30的重点议程很明确:一是保障碳市场环境完整性、完善相关报告要求;二是制定《巴黎协定》碳信用机制(即第6.4条机制)的标准和方法;同时还要解决机制资金支持,以及逐步淘汰旧的清洁发展机制等问题,为碳市场规范运行铺路。这些都是基于COP29确定的第6条碳市场框架展开的细化工作。
负责《巴黎协定》碳信用机制(第6.4条)的监督机构,自COP29结束后就一直在推进首批碳信用计算方法的审批,目前填埋气项目的计算方法已通过。预计2025年中期前,还会确定更多项目类型的计算方法。该机构还在制定基准线设定、减排效果验证等保障标准,而COP30期间,有望进一步明确农业、林业等领域的计算方法,其中林业相关规则最受关注。
林业领域的核心争议点,在于森林该如何分类,以及人工林能不能纳入碳交易。粮农组织一直支持人工林建设,比如拉丁美洲近30年人工林发展很快,而且木材出口量大。这些人工林能否获得碳信用资格,会直接影响全球林业的发展方向,可见国际碳市场标准的制定有多关键。
目前碳市场主要分两类:一类是合规型,面向法律强制要求减排的企业,像欧盟、新西兰等都有这类市场,规模超8650亿美元,但欧盟不认可国际碳抵消;另一类是自愿型,供企业自主减排使用,2021年规模约20亿美元。如何把这些现有市场和联合国管理的体系衔接好,避免两个国家重复计算同一减排量,是COP30需要协调的关键问题,而各国法规不同,也让协商难度增加不少。想了解更多木业信息,欢迎关注木材之家mucaihome.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