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绿色组织表示,印度尼西亚与挪威之间通过保护和恢复热带雨林来减少碳排放的新融资协议,将会启动东南亚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交易。据了解,这笔总计10亿美元的资金将用于由印度尼西亚环境管理的基金。此前,印度尼西亚的环境基金在吸引支持者方面进展并不顺利。
一年前,因在森林损失的工作结果发放款项方面进展缓慢,并出现分歧,印度尼西亚宣布终止与挪威之前签订的协议。而在上周雅加达,相关人员签署了新的谅解备忘录,新合作将会持续五年,并将根据提供证据来表明印度尼西亚通过保护工作避免或减少了森林砍伐造成的排放,挪威方面将每年支付相应费用。
“强力的沟通、数据共享以及透明度是促使合作成功的关键因素,”绿色组织WWF印度尼西亚代理首席执行官Aditya Bayunanda说道。他认为,这也有助于为其他国家提供资金,以帮助印度尼西亚森林恢复和保护。
根据卫星监测服务全球森林观察(GFW)的数据,去年全球热带森林损失达375万公顷(930万英亩),相当于每分钟失去10个足球场。印度尼西亚拥有世界第三大热带雨林,是其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和木材的主要来源。2021年,印度尼西亚被GFW列为第四大森林砍伐国家。
根据2015年的《巴黎协定》,印度尼西亚作为世界第八大碳污染国,承诺到2030年将其排放量比照常水平减少29%,并计划到2060年或更早实现净零排放。在去年格拉斯哥举行的COP26气候峰会上,近140个国家同意在本个十年结束前停止和扭转森林砍伐和土地退化。
联合国REDD森林保护项目负责人马里奥·博库奇(Mario Boccucci)表示,印度尼西亚目前森林砍伐率已降至20年来的最低水平,并制定到2030年使其森林和土地成为二氧化碳净吸收体的计划。
总部位于英国的森林人民计划的高级政策顾问马库斯科尔切斯特警告说,印度尼西亚与挪威签订的新协议中,关于奖励减缓森林砍伐的措辞与土著人民的权利有关条例并不清晰。
他补充,印度尼西亚政府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森林砍伐,但继续以“发展”为名义允许一些以商品为驱动的砍伐,同时暂缓急需的森林改革以确保土著人民的权利。
印度尼西亚绿色和平组织的森林活动家伊克巴尔·达马尼克(Iqbal Damanik)则表示,新协议中措辞的模糊性令人担忧,因为它呼吁印度尼西亚“减少”而不是“停止砍伐森林”。
“非常遗憾的是,该协议并未寻求解决印度尼西亚的主要林业问题,例如土地冲突、森林砍伐和生物多样性丧失,”他补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