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喀麦隆木材市场正经历需求与木材价格同为低迷状况。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进口喀麦隆木材总量同比下降33%,原木进口量缩减29%,进口金额骤降40%。当地运营商直言,中国对木材,尤其是红木类需求明显疲软。
即便欧洲进口商采取“按需采购”策略以控制库存,但更大的阻力来自《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审批流程。紫檀、非洲桃花芯等需要CITES许可的木材贸易频频受阻——部分订单因文件处理延迟陷入停滞。有贸易商抱怨:“等待时间比海运周期还长。”
与中国和欧洲市场形成鲜明对比,中东买家对大绿柄桑、沙比利等木材兴趣增加,行业人士预计,这一需求分化或将使得部分喀麦隆出口商调整策略,将资源向中东市场倾斜。
国际需求疲软直接冲击生产端。喀麦隆业内人士证实,约半数中资锯木厂已停工,剩余工厂也多处于减产状态。“订单量不到去年同期一半,”一位中资工厂负责人坦言,“库存积压让现金流极度紧张。”值得关注的是,运输条件改善带来的出口便利,短期内难抵需求端萎缩的压力。
市场分化格局下,中东等新兴市场的增长能否扭转颓势?业内人士态度谨慎:“就目前而言,中东市场容量有限,中国仍是全球木材贸易的‘晴雨表’。”眼下,如何平衡传统与新兴市场,成为非洲木材商们的突围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