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5年1-3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数据显示,尽管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利润时隔7个月恢复同比0.8%的正增长,但泛家具行业呈现显著分化态势,其中家具制造业利润总额同比降幅达40.1%,成为工业领域利润收缩最为突出的细分行业之一。
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中国家具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1459.8亿元,同比下降2.2%,营业成本1215.2亿元,同比降幅与营收持平,而利润总额仅为37.1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超四成。这一数据远超木材加工及制品行业同期11.9%的利润总额降幅,凸显出家具制造环节面临的市场压力更为严峻。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同期营业收入2041.4亿元,同比下降1.6%,营业成本1861.1亿元,同比下降1.4%,利润端虽也呈收缩态势,但幅度相对缓和。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余卫宁分析指出,一季度工业企业利润整体呈恢复态势,但外部复杂环境加剧了部分行业的经营压力。对于家具制造业而言,利润大幅下滑背后存在多重因素:房地产市场调整叠加居民消费意愿趋缓,导致终端家具采购需求同比减弱;尽管原材料价格随全球供应链改善有所回落,但物流、人工等综合成本的刚性上涨压缩了企业利润空间;国际贸易环境波动下,家具行业传统出口优势面临东南亚等地区的低价竞争冲击;同时,行业定制化、智能化生产渗透率不足,中低端产能过剩问题尚未得到根本缓解。
尽管短期承压,行业仍存在积极信号。国家宏观政策持续发力,增量政策与存量政策协同推动工业经济复苏。业内人士指出,家具制造业需加快向绿色化、智能化、品牌化转型,可通过拓展全屋定制、智能家居等高端市场提升产品附加值,加强与房地产企业、家装平台的供应链合作以稳定大宗订单,依托“一带一路”深化国际产能合作以探索新兴市场出口路径。国家统计局强调,当前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仍存,但随着扩内需、稳外贸等政策效能进一步释放,工业企业效益有望逐步改善。作为产业链下游关键环节,家具制造业的复苏进程将直接反映消费市场回暖节奏及行业升级成效。
2025年一季度的利润数据揭示了家具制造业的深度调整。在成本压力与需求疲软的双重挑战下,行业能否通过技术创新与模式变革突破瓶颈,将成为全年走势的关键看点。业内需持续关注政策导向与市场需求变化,把握结构性机遇,推动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本文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行业分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