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低估的草原:印度鸟类研究揭露殖民景观改造的生态代价
来源:木材之家
2025-07-25 09:00

殖民时期的景观改造——即清除天然草原,代之以外来木材种植园和茶园——是印度尼尔吉里丘陵草原鸟类数量急剧下降的罪魁祸首。一项发表在《全球变化生物学》期刊上的新研究《热带山地生态系统中殖民时期景观变化导致草原鸟类物种减少》显示,研究人员分析了超过170年的土地覆盖图和鸟类观测调查数据。



“这项研究的独特之处在于,我们将两个世纪前的历史数据集与如今的实地采集数据进行了对比,”该研究的第一作者、康奈尔鸟类学实验室的博士后研究员维贾伊·拉梅什说,“我们证明,地图、狩猎记录和博物馆标本可以用来估算基准环境条件,进而与现代生态调查数据和卫星图像进行对比。”


该研究团队由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鸟类学实验室K·莉萨·杨保护生物声学中心、印度科学教育与研究学院(蒂鲁帕蒂)以及其他10家机构的科学家牵头,发现自19世纪50年代以来,90%的草原鸟类数量相对丰度有所下降。研究涉及的9种草原鸟类中,有8种的种群数量显著减少,其中尼尔吉里鹨和马拉巴尔百灵的数量下降幅度最大。


“英国殖民者将草原视为荒地,这种观念导致了如今在这个生物多样性极高的地区大规模种植茶叶和外来木材物种(如金合欢、桉树和松树),”拉梅什说。然而,颇为意外的是,作者发现他们研究的53%的森林鸟类在过去两个世纪中并未出现如此剧烈的数量下降。“尼尔吉里丘陵的一些森林鸟类似乎在利用人工林场,尽管这些单一树种种植园无法提供原生森林那样复杂的栖息地结构,”拉梅什补充道。


但作者强调,这一结果特定于印度的历史背景,并不能证明种植园适合替代所有森林鸟类的栖息地。与迁入人工林场的森林鸟类不同,该地区的草原鸟类几乎没有其他替代栖息地:“如今我们正以极快的速度失去草原,这对依赖这些独特栖息地的动物造成了连锁影响。虽然森林保护无疑需要持续关注,但我们希望我们的研究能促使政策制定者同样优先考虑草原的保护和恢复。我们想让读者明白的核心信息是,像草原这样的开放式自然生态系统是被低估的生物多样性热点,”拉梅什说。研究结果现已向公众开放,拉梅什希望保护从业者和印度林业部门能评估哪些地区已从草原转变为种植园,以及哪些地区应重点进行恢复。想了解更多木业信息,欢迎关注木材之家mucaihome.com。

免责说明:文字来源于木材之家原创,如图片涉及版权问题,请版权方与本网站取得联系。